蜻蜓點水
池塘上,花蜻蜓輕盈地飛著,不時地貼近水麵用尾巴點水,水麵上便出現了一個個漣漪。
蟾蜍媽媽見了,招呼自己的孩子們:“快來看蜻蜓點水啊!”
小蟾蜍一個個爬到蟾蜍媽媽跟前:“呀——蜻蜓點水很好看啊!”
“是啊,”蟾蜍媽媽說,“這裏麵還有個故事哪,媽媽講給你們聽,好不好?”
“好好。”小蟾蜍們歡呼起來,因為他們最愛聽媽媽講故事了。
蟾蜍媽媽講了起來:唐代李亨當皇帝的時候,詩人杜甫當上了八品言官“左拾遺”。因為他幫一個不該問罪的大臣說話,李亨不滿而疏遠了他,他因此很是苦悶,就來到曲江邊上寫詩散心。杜甫看到江麵上的蜻蜓款款飛舞和點水的優美動作,很快寫出《曲江二首》,其中就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春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後來,蜻蜓點水就成了成語。和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成為了同義詞,就是指蜻蜓在水麵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麵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哦,”小蟾蜍們很快明白了,“這成語是貶義的呀!”
蟾蜍媽媽笑答:“是啊,在書本上蜻蜓點水是貶義的。可實際上,蜻蜓點水是蜻蜓十分有意義的一種重要活動呢!”
“媽媽快講給我們聽啊!”小蟾蜍們圍住了蟾蜍媽媽。
蟾蜍媽媽很認真地講起來:“其實,這也是個知識問題呀!總是說,蜻蜓點水就是蜻蜓產卵。蜻蜓雖然生活在陸地上,幾乎整天在天空中飛著,但他們的幼蟲是要生存在水裏的。為了繁育兒女後代,蜻蜓就必須找到有水的地方把卵直接產入水中,或產於水草上。因為蜻蜓的受精卵在水裏才能孵化。產在水裏的卵不久就孵化出了幼蟲,這幼蟲叫做水蠆。水蠆雖然小,但很有本事。他們常伸出勾狀帶爪鉤的下唇,捕食水中的小動物。而且水蠆是遊泳專家,他們采用的是噴射式的,隻要腹部一壓縮,水就往後噴,身體自然向前衝,速度極快。不久,水蠆長大了,便沿著水生植物的枝條或突出水麵的樹枝或石頭爬出水麵,羽化成飛翔在空中的蜻蜓了。
小蟾蜍們聽蟾蜍媽媽講完,都叫了起來:“蜻蜓媽媽真有辦法,不像雞媽媽那樣孵化雞寶寶那麼費事。”“小水蠆真有本事,能在水裏生存那麼久。”“我們的媽媽也把卵產在水裏的呀!我們在小蝌蚪的時候就也很有本事呢!”
蟾蜍媽媽笑起來:“孩子們,我們要學習蜻蜓和水蠆的生存本領。但我們做事不要蜻蜓點水,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
小蟾蜍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記著媽媽的話兒,長大了做消滅害蟲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