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角色23(1 / 3)

第七章

名廚拿手菜

這是臨街一家不大不小的飯店,近兩年來,經濟不景氣,生意一直很淡,老板與廚師絞盡腦汁,變著法子招攬顧客,可仍然無法使飯店紅火起來。

這天傍晚,飯店進來四五位客人,可把老板樂壞了,趕緊示意服務小姐端茶、倒水。客人中有個為首的要點菜,張口就說:“荷包蛋燉鯽魚有嗎?”這一張口,老板和廚師都呆住了。怎麼回事?原來,兩個人見天變著法子創新,調換菜譜吸引食客,哪成想早上老板往小黑板上寫時,卻把兩個菜連在一起又沒加標點。若是說沒有,那客人極可能走掉,白熱情了;若是說有,沒這道菜哇。正在著急,卻聽那服務小姐接過話茬:“有。隻是……隻是稍稍貴了一點兒。”荷包蛋收6元錢,燉鯽魚12元,小姐說:“這菜30元一盤。”為首的客人冷冷地道:“30元哪到哪?上。”接連又點了幾樣菜。

服務小姐拿著菜單返回廚房,廚師火了:“你這是拿我的名譽開玩笑,哪有這道菜?”老板曉得自己做錯了事,隻好不吭聲。這小姐卻說:“師傅,您見天教我創新創新,今天徒弟就演練一下您看看。”說罷,綰袖子,先把雞蛋做好,加足調料;又將魚按常規做法做熟,最後,把兩樣菜裝入一隻特大盤子內,擺放得特別好看,放入鍋內一蒸,再澆上汁,嘿,至少看上去特別誘人食欲!

這盤菜端上去,立即得到顧客的好評,第二天,這夥人其中的一兩位又領來好幾個朋友,首先點的菜就是荷包蛋燉鯽魚……

老板和廚師都有些奇怪。而那位服務員說:“當時如果說沒那個菜,既放走了顧客,也影響了咱小店的聲譽。我分析,鯽魚跟雞蛋並不犯相,攪在一起有什麼不好?所以把價抬高一點,就算丟了手藝,大不了他們不再來,那也比放走他們強得多,反正這菜沒先例,對方挑不出毛病來。如今,好多人都被生活慣得不知道吃什麼好了,獵奇心理越來越重,尤其是請客的……”

老板恍然大悟,立即給那個女孩加了薪。打那以後,他們隔三岔五把幾樣不相關的菜攪在一起,添一樣新的“特色菜”,還別說,小店一天比一天火起來了,而那女孩也成為小城的名廚……

白臉黑木耳

長白山區森林資源得天獨厚,出產的木耳個大肉多品質量上乘,是木耳中的上品,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客商看好這邊木耳,紛紛到這裏采購、販運,於是,長白山山貨市場便應運而生,這裏各種土特產應有盡有,咱今天主要講的是木耳的事兒:

木耳攤位並排著一拖老長,至少也有200個,見到顧客,那叫財神來了,攤主們眼珠子一律瞪成綠色,爭著招攬生意,恨不能把人家拉進來!其中有位50多歲的攤主,叫錢建國,他人忠厚,嗓子又不好,搶生意就不是人家對手,氣得整天哀聲歎氣。錢建國父母早亡,多虧爺爺把他拉扯大,如今老爺子還活得挺健康,見孫子不高興,問明情況,說:“我去幫你。”孫子跟爺爺說話隨便慣了,就苦笑:“爺爺,當您是十八歲的漂亮大閨女,說不定有人會光顧您那攤床。”老漢不惱:“你忘了中國人的老話了,薑還是老的辣,做買賣,你太嫩。”

第二天,老漢就去了山貨市場,一套薄紗深灰衣褲,圓口板兒鞋,胸前尺多長的白須,一根雜色的都挑不出來,走起路來,腰板兒拔得“備兒”直,引眾人齊聲喝采!老漢雙手背在身後,繞各攤床這麼閑逛了一頭午,對錢建國說:“這攤子交給我,你給我搭下手。”“爺爺,您真的要改賣老薑啦?”“少廢話,一個月買賣不見起色,把我的過河錢賠你。”

白胡子老漢練攤,頭幾天是稀罕,許多人都來問年齡。“虛歲九十有二。”“啊呀,錢老板,這是您的親爺爺?”“怎麼說話呢?你家爺爺才是撿的!”可老漢、年齡都當不了錢花當不了菜吃,錢老板的木耳照樣賣不出效益來。錢建國就說:“同行太多,爺爺,您別累著,還是回家歇著吧。有孫子一家吃的,就餓不著您。”“這話嘮的。我剛剛要露一小手,你怎麼妒賢忌能起來了。”“您什麼辦法?我怎麼沒看出來?”“這不等天氣嘛。我見天關注天氣預報。明天開始,要旱。”“旱了怕什麼,人家種木耳的可以人工噴水,影響不了產量的。”

老漢吭吭地咳嗽:“睡你的覺去吧,你那點心眼子,不是做生意的料,白瞎那攤位了。”

第二天,白胡子老漢在攤位上掛起一塊牌子,上寫:“白胡子老漢近日不賣貨。”錢建國納悶了:“你不賣貨,寫什麼牌子?又沒人訂好來提咱的貨。”老漢說:“你就在一邊虛心學著點好不好?這叫造聲勢,引人注意你懂不懂?”掛完牌,見山貨大廈門前廣場有塊放自行車的空地,他商量擠一擠,租下點地方,吩咐幫工的擺下幾口大缸,挑滿水,把庫存的木耳都搬出來,放進缸裏一撈,攤到地上曬。錢建國急拽老漢的胳膊:“爺爺,您這是傻了?這越折騰越賠錢的。”老漢還那話:“你老實呆著學點本事好不好?”錢建國是個孝順孫子,隻當老頭高興折騰著玩吧,也就不再多嘴。

白胡子老漢折騰木耳,有人看稀奇來了:“老爺子,您這是做什麼呀?”老漢說:“木耳有灰塵,洗洗存放,省著生蟲。”惹得不少人笑:“凱麗不是說了嘛,多大年齡的人智商相當幾歲的兒童,他都九十多了……”

老漢重新開業的那天,有個黑胡子老漢來買一兩木耳。老漢說:“這裏搞批發,一兩怎麼值得賣?”“開市大吉,開市大吉。”一個不賣,一個不走,又引來不少人瞧熱鬧。錢老漢說:“惹不起你,這樣耽誤我生意。”就賣了一兩給他。圍觀的人好奇,跟了黑胡子老漢去問:“你怎麼偏要買他的貨?”“這你們就不懂啦。現在賣木耳的黑心,都把木耳裏浸了白糖或者鹽,沒害,可壓秤。老漢心好,把木耳裏的白糖洗淨了賣……”“噢。”人們恍然大悟。“那他自己怎麼不明說?”“他呀,不樂意得罪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