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那些畫的大餅是否存在,最起碼眼前這些糧食和布匹是真的。
拿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後,豕與老母親對冉誠等人也親近了一些。
等冉誠去往其他人家送糧食的時候,豕還毛遂自薦當起了引路人,為他介紹起了每家每戶的情況,以及那幾家人更加貧苦。
就這樣,近衛軍向外派糧收攏民心的事兒,在他們抵達升龍城的第三天便已經開始。
另外一邊魏麒麟與安娜也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來到了天王寺外。
看著這些故意建在先山坡上的寺廟,魏麒麟也是頗為無奈。
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避世就非得進山呢?
還是說隻要將這寶刹修建在山上才顯得高人一等?
想到了這裏,魏麒麟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似乎佛教對於中南半島這些國家的影響也挺深的。
盡管他們所信仰的上座部佛教,又叫南傳佛教,是從莫臥兒王朝南部傳到暹羅等地。
可是這莫臥兒王朝內部,卻是在漸漸排擠佛教,最後佛教甚至都沒有立根之地。
反倒是暹羅人、東籲人、跋摩人等這些國家,反而一直在信仰佛教,並且到後世,暹羅人更是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信仰佛教。
而這個時候,瀾滄王國,上座部佛教也是國教,更甚者還有很多僧侶團,這些以僧侶組成的軍隊,在瀾滄也擁有這極高的地位。
同樣,就連安南也深受這上座部佛教的影響。
因此升龍附近的寺廟也非常多,諸如城內的興天寺,城外的勝嚴寺,興聖寺,天光寺、天德寺、鄉邑寺等諸多寺廟。
等知道這升龍附近的崇佛,以及諸多寺廟後,魏麒麟也有些疑惑,怎麼這些地方的人如此崇佛呢?
後來魏麒麟琢磨了一下,興許是因為他們太窮了吧。
佛家講究因果輪回,使得這些窮苦大眾們,可以今生積德來世享福。
哪怕知道這些事兒十有八九都是騙人的,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也總算是多一個盼頭。
特別是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就更容易被佛教洗腦。
不說這些,便是大明境內的白蓮教也是從這方麵轉變出去,輕易就召集大量的教眾,就算造反的事兒,也能幹的出來。
等來到天王寺外,看著這些青磚碧瓦修葺整齊的寺廟。
魏麒麟也忍不住罵了一句朱門酒肉臭。
就在這山腳下方的天王村,百姓們一個個都饑腸轆轆食不飽腹,住著窩棚一樣的房屋。
可是到了這天王寺以後,瞬間就像是換了一個地方一樣,一點都不顯得貧窮。
反而有些“大氣磅礴”,可見這寺廟確實也是賺錢的行業。
單單是香客們,給他們添的香火錢與燈油錢,就足以夠他們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
一時間,有些懊惱,自己當初怎麼就沒有想到涉及到這方麵的生意呢,這可是賺錢的大買賣啊。
想到這事兒,魏麒麟狠狠拍了一下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