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張文定要搞的這個群眾參與的方式,似乎還真有幾分可行性呢。

隻不過,這樣做雖然有可能降低一些征拆成本,但對於相關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就會增許多了,而且對於整個領導小組來講,未知數也多了許多。這樣的話,會讓一直以後都習慣於穩定和按計劃行事的工作人員們,非常不習慣。

沒人會喜歡變數啊!

特別是侯定波,對這樣的方式,估計會特別反感,也不知道張文定和侯定波就這個問題溝通過了沒有。

想到這裏,呂萬勳就點頭道:“我明白了。是我的思路太僵化了,一直以為讓群眾參與進來,會讓他們早早地把補償價要高一些,卻沒想到,這中間,還有一個競爭。班長,還是你想得周到,站得高看得遠。”

“這其實也是我們工作的時候容易忽略的一點。”張文定擺擺手,道,“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想著的是對管理怎麼簡單有效,就怎麼來。但換個思路,我們如果是經營者呢?這就要講究一個節約成本了!我們如果是服務者呢?這就不會處處隻想著自己的工作要簡單,而是要不怕工作繁重,隻要把服務做好……”

嘴裏主著這個話,張文定心裏其實也有些鬱悶。

說起來,從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雖然有些困難,有些不適應,但也算是有利可圖,還是能夠轉變的。可要轉變為服務者,這中間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對於縣裏各行局的負責人,以及各行局的工作人員的衙門作風,張文定不需要親眼看著,都能夠想象得到。

他畢竟是從基層做起的,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

很多事情,一葉知秋啊!

不過,現在有了網絡監督,相信還是能夠一步一步往前進的。而且,他把鍾華華放到領導小組裏去,可不僅僅隻是為了讓鍾華華去搞宣傳,他同樣也要讓鍾華華去搞輿論監督!

有鍾華華這樣的人不用,那簡直就是浪費人才。

呂萬勳在張文定說完之後,又表了一番態,然後才興高采烈的出去了。

張文定揉了揉眉心,現在這個工作,雖然脫離了具體的政務,但是,很多事情,還是很操心啊!

這樣不時的要和班子成員們解釋各種情況,實在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他很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可又不得不做。

幹工作,真正的實事部分,其實並不多,更多的,還是要做人的工作,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沒辦法,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人才能夠把事情幹好。

而歸根結底,那些實事工作,做出來也是為了人們的需要。

如果人沒有需要,那事情做不做,其實都無所謂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問題,人,是處於最中心的。而人是個體,但是個體與個體相處,便是群體。

個體的需要好解決,但是群體的需求,就很複雜了。

解決這種需要,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啊!

這時候,張文定對於當地方上的一把手,又有了一個更深刻、更清晰的認知。

縣一級的一把手,要處理的雜事很多,但同時,處理的人際關係也夠複雜,而且,協調方方麵麵,還發把縣裏發展起來,真是很重要的一個職務。

為什麼縣裏的黨政正職都是省管幹部,並且,縣裏的一把手更是由省裏直接定,就是上麵看到了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處級幹部的培訓工作,一向都是在省委的黨校,但是縣委一把手,卻基本上都要去最高黨校裏接受培養,同樣也是因為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以前還隻是陷入具體事務之中,但現在,棚改工作麵臨啟動,張文定的思想,已經開始有了升華,而且他的眼界,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不了少。

同樣的,他做事情的格局,也開始悄然之間,有了變化。

甚至於,張文定此時都在想,要不然給侯定波放一點權出去。

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工作,不能夠因為私人的喜惡,而耽誤了工作呀。但轉念一想,還是先等等吧。

反正現在這個棚改工作,是要交給侯定波負責的,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權力了。現在還沒有給侯定波說,但隻要侯定波聽到消息,相信他會忍不住又過來一趟,彙報工作的。

想到侯定波今天敗興而走的事情,張文定忍不住就有點好笑。

也不知道侯定波這時候又在打什麼主意呢。

……

今天張文定沒有外出視察調研或者開會的行程,所以,下午一上班,茶都還沒開始喝一口,鍾華華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