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定想了想,道:“從城邊上開始,有什麼優勢嗎?”

“從城邊上開始,拆遷補償支出會少很多,這是最大的優勢。”呂萬勳道,“還有,從城邊上開始,拆遷阻力也小很多。還有一個,就是城邊上的人,對城市生活更向往,他們內心其實是很希望把自己劃為城裏的人的。”

這三個理由,張文定也明白,但是,光這三個理由,還不夠啊。

呂萬勳也知道光這三個理由不夠,又繼續道:“在城中心開始的話,不管是民房還是門麵房,補償都很難談,最主要的是往往隻要出來幾戶釘子戶,一搞可能就要幾年。我們要搞這個棚戶區改造,時間上拖不起啊!”

張文定皺了皺眉頭,道:“城邊上……基本上都是農村吧?燃翼民風尚武,農村宗族勢力大,拆遷更不好搞吧?城裏的,再怎麼說,都是單門獨戶的,沒那麼多同宗同族的人一起鬧事。”

聽他說到這個,呂萬勳就笑了起來:“正因為農村宗族勢力大,所以搞拆遷才更好搞。隻要把幾個村幹部召集起來,價格談攏,拆遷工作都不用縣裏操心,村裏麵自己就能夠搞幾抬挖機,最多一個月,拆遷得幹幹淨淨!”

聽到這個話,張文定有點不敢置信。

有這麼容易?

呂萬勳就解釋了一句:“有些工作,單門獨戶的好做,但有些工作,一個宗族,隻要決定下來了的事情,縱然有些個別人不同意,也不敢鬧事,不然在宗族裏就呆不下去了。”

這麼一解釋,張文定就明白了。

這事兒,確實是這樣。

有些工作啊,你好言相勸,他不聽,但有人惡語相向,事情就解決了。

看來,呂萬勳不僅僅隻是因為在燃翼工作時間長,接地氣,才明白這個道理,有可能跟他現在的職務也有關係。畢竟,他現在是政法工作的負責同誌啊!

如果單從工作進度上來講的話,從城邊上開始,倒是真的比從城中心合適。

“從城邊上開始,那這就是擴大縣城範圍,造新城?”張文定沉吟了一下,還有疑惑,“不過,造新城的話,成本雖然比在老城區少得多,但建了房子會不會有人買?新城建起來之後,會不會成為……空城?”

本來他想說鬼城的,但話到嘴邊,還是用了空城二字。

燃翼是個窮縣,不是地級市,這種縣城的吸引力,以後不好說,但就目前來講,貌似並不大啊!

呂萬勳道:“拆遷戶回遷。另外,我們第一個棚戶區改造的位置,就設在高鐵站附近,把高鐵站那裏設計一個高鐵新區……”

“高新站還沒有正式批下來呢。”張文定歎息了一聲,雖然說批下來的可能性很大,但隻要一天沒有正式下文,那就還存在一定的變數。

最主要的是,高鐵站沒批下來,那就沒辦法做規劃——這個規劃得等到高鐵站的鐵路線的規劃確定之後,才能夠開始做,不有跟高鐵站的規劃有衝突。

當然了,隻要高鐵站一批下來,那高鐵站的規劃其實就確定了,縣裏也就可以在高鐵站附近搞新鐵新區了。

“今年不就會批下來了嗎?”呂萬勳不以為然地說道,“而且,批下來的話,也肯定是按照前期的規劃批,不可能更改吧?我們就按照前期規劃的高鐵站,再加一倍的麵積留出來位置,別的地方,從高鐵站到縣城之間這一段,都可以搞改造了,這沒什麼影響。”

這個……確實沒什麼影響。

“那如果沒批下來呢?”張文定還是有些不確定。

“沒批下來也不要緊,以後再報就是了,反正棚戶區改造是要改的。”呂萬勳道,“以修建道路的名義,這樣補償會低一點,棚戶區改造之後,就炒作高鐵新區的概念,拉高那一片的地價,後續的開發商買地就會出高價錢,我們縣裏財政也就活了。”

張文定看著呂萬勳,這家夥說得頭頭是道,算盤打得很精啊,不去縣府幹個一把手,真是屈才了。

眼見張文定還在猶豫,呂萬勳又道:“棚戶區改造的工程量大,持續時間長。第一個項目,一定要搞個開門紅啊!如果從縣城裏開始搞,遇到幾個不開眼的,到時候會很麻煩,會影響到後續工作的推進!”

張文定看了看呂萬勳,一臉平靜地說道:“棚戶區改造的工作……是要由縣府具體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