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各方麵有識之士的關懷和幫助下,40卷藏文《格薩爾》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已正式列入國家項目,得到財政部的專項基金資助。編纂、出版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並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成果,目前已出版17卷18冊;其它各卷也將陸續編纂、出版。
漢文版的翻譯出版工程,也將正式啟動。這又是一項重要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文化工程。
早在1983年製定“六五”規劃時,就曾把藏文《格薩爾》翻譯成漢文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出。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周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前主席鍾老鍾敬文教授、我所第一任所長賈芝、副所長馬學良、王平凡等前輩專家學者,為此事多次呼籲和建議。國家民委等有關部門和各界有識之士,也曾多次提出建議,他們說,中國是一個有56個兄弟民族的大家庭,《格薩爾》作為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如果隻有藏文本,而沒有漢文本,不利於各民族之間進行文化交流;做好漢文本的翻譯工作,有利於增進祖國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
將《格薩爾》翻譯成漢文,不但是學科發展的客觀需要,而且是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維護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之間的友誼和相互了解的需要,是國家利益所在。因此,這一事業必將得到國家的關懷和一切有識之士的支持。
我們為翻譯《格薩爾》做了長期的努力和認真的學術準備。
我們編纂的這套《格薩爾王全傳》,為做好《格薩爾》的翻譯工作,做了初步的、但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索,積累了必要的經驗;同時也為今後深入開展《格薩爾》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和參考的版本。
與此同時,有關方麵正在籌劃將《格薩爾》拍攝成影視劇。
將《格薩爾》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不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對於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加強國際文化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不應該隻屬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私有,而應該由全體進步人類共同享有。正如鍾敬文教授生前一再強調的那樣:“《格薩爾》是屬於全人類的。”
在當前形勢下,將《格薩爾》搬上熒屏,改編成擁有億萬觀眾的電影和電視連續劇,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電影和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語言的隔閡和障礙,容易溝通和理解。
荷馬史詩和印度史詩,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史詩,早已搬上熒屏,有的還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其他藝術形式,獲得巨大成功。就非本民族的廣大讀者和觀眾來說,他們首先不是通過閱讀原文、也不是通過精美的譯文,而是通過其他藝術形式、包括電影和電視劇來了解史詩的基本內容,欣賞她的藝術風采。
一部電影《特洛伊》,影響了全世界億萬觀眾,為希臘史詩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印度的《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大史詩也是這樣。它們的部分內容,早已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戲劇、舞蹈、繪畫、雕塑和其它藝術形式,充分挖掘史詩作為一個民族“百科全書式”重要著作的豐富文化內涵,既擴大了印度兩大史詩的社會影響,也豐富和發展了印度文化的內容,形成良性循環。現在,在全世界真正懂得梵文的隻有極少數學者,譯文也很少,印度史詩主要是靠電影和其它藝術形式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在拍攝影視劇的過程中,《格薩爾王全傳》可以作為編寫劇本的主要依據和基本框架,成為拍攝工作的重要參考。
《格薩爾王全傳》的編纂、出版,是在新中國《格薩爾》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完成的;它的出版,又進一步促進和推動了《格薩爾》事業的深入發展。2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刻苦學習、探索和研究,認真聽取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的意見,結合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斷修訂、充實和完善,使之精益求精。從某種意義上講,《格薩爾王全傳》反映了新時期中國《格薩爾》事業發展的曆史進程。現在,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新版,就是一個生動的證明:《格薩爾》這部古老的史詩,煥發藝術青春,以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從雪山環繞的青藏高原,走向全中國,走向全世界。
在修訂再版過程中,得到五洲傳播出版社的熱情幫助,他們精心設計,精心印製,努力打造精品,從內容到形式,力求達到完美的統一。在此,謹向他們致以深切謝意。
降邊嘉措 吳偉
200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