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孩子,我是你的專屬攝影師(2 / 2)

給孩子拍照,媽媽也不盡都是“投資”,其實“產出”也很可觀。

保質保量的親子時間。給孩子拍照,媽媽就差磕頭作揖了,哪敢對“被拍攝對象”不敬不滿心生怨懟呢?態度100分的好,笑臉大把地給,賄賂也不吝嗇,口頭表揚更是如滔滔江水。別說孩子不喜歡,如果還不讓拍照、還不肯互動,媽媽就需要把各項工作做得再乘以三。

多出的戶外時間。拍照需要好光線,尤其孩子大些,基本都是戶外拍攝,最懶也得跑到花園裏吧?戶外活動對媽媽活動筋骨、接受陽光照射、增強鈣質吸收都有好處。

創新的活動方式。每次拍攝都得想出些新花樣,拍照除了豐富孩子們的活動,也增強媽媽的組織、導演、發現、口才等各種能力。

不停地動手動眼動腦。聽說這可以有效縮短“生個孩子傻三年”的時間,據說也能降低未來老年癡呆的可能性。

保證媽媽的拍攝數量,也能提高媽媽的拍攝水平。人們都說:量變能引起質變。所以,媽媽們隻有多拍,才有可能提高拍攝水平。跟上時代的步伐。寫博,拍照,Photoshop,聽起來就像是高水平的文化人幹的“營生”,容易讓媽媽們贏得“這個女人不尋常”的高帽,哈哈。

拍照,還能成為媽媽們在柴米油鹽之外的高深討論話題。如果菜市場碰到,我們高聲亮嗓地溝通一下拍攝光圈或參數設置,肯定能把賣菜大姐的眼睛震直了,或者讓過路的男人刮目相看。

說到底,寫博,拍照,是可以讓媽媽們在抓狂的養兒育女過程中,成功逃離尿片和奶瓶片刻,贏得快樂育兒、堅持育兒的動力。有人說:“工作的女人是美麗的。”那媽媽們就把拍照當做養孩子工作的一部分,讓自己當個美女吧。

童年小貼士

拍親子照,媽媽就是個大導演,模特道具創意都得一把抓,所以很是訓練統籌能力。

和孩子更好的磨合,拍照是團隊工作,能夠增加親子時間。

媽媽要靈活機動,爭取每次都能讓孩子開心地配合拍照。

同時需要多學習攝影和後期知識,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

除了拍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多找機會拍鄰居或朋友家的孩子。

攝影,可以成為媽媽一個很好的愛好,有很多媽媽已經成為專業攝影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