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一的生日是11月12日,所以可以5歲半入學,也可以晚些6歲半入學,鑒於姐姐的經曆,我們也選擇了讓他6歲半入學,希望他也能像姐姐一樣,有一個順利美好的學習經曆。
我們讓童一過了6歲再入學還有一個原因:童一是雙語孩子。一般來說,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正式學習,雖然德國一年級的內容相對來講起步較慢,但畢竟也會有很多閱讀的任務,如果童一的德語沒做好充分準備,到時理解能力受限,學習自然吃力。媽媽的德語也是半路晃蕩,爸爸還經常出差,所以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等到童一能夠輕鬆麵對老師提的要求、輕鬆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時再上學。父母都想擁有一個快樂自信的孩子,你說對嗎?
童一的性格比較追求完美,有自己的主見和邏輯,能安靜地做喜歡的事情,接受新東西能力很強,也很樂意學習各種內容,這都是他的優點,所以從學習角度來講,做父母的不是很擔心。但他也有很多缺點,例如比較內斂、慢熱、沒把握的話就不發表意見,如果從培養孩子樂觀自信方麵來講,這些就都是負麵阻力了。
雖說童一所在的班級是小班級,隻有19個孩子,但如果他一直膽小忐忑,局促不安,不要說老師不喜歡,長此以往,孩子也會被動地跌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救。孩子需要肯定,需要表揚,需要被歡迎,但這都需要孩子自己首先要強大,不然,隻會被嘲笑和欺負。
作為家裏老大,童一有很強的領導意識,好勝心強,希望自己贏,自己最棒。這些特點都是雙刃劍,如果環境合適,點撥得當,孩子會堅強勇敢,不怕挑戰。但如果過早地把他放置在勉為其難的境地中,周圍再夾雜各種明暗打擊,摻上他性情裏的缺點,雪上加霜,到時就肯定是手足無措、緊張被動,最後會更加縮手縮腳……孩子的性格需要慢慢培養,所以家長得幫孩子把關,在他最需要幫手時,適時給予幫助和嗬護,然後他才會更強大,更有能量去麵對周遭的各種挑戰。
一年時間,孩子的身高也會有很大區別,在小學的幾年,身高優勢也許就是他的領導優勢,如果再加上心理上的充分準備,孩子基本可以在學校裏開心地學習,能比較輕鬆地建立自己的小圈子,與其他孩子和老師建立友好的融洽關係,從而良性循環,保證他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順利美好。
為了我們的孩子更勇敢、更強壯、更具備抗壓能力,如果可能,讓孩子晚一年入學吧。沒有誰會嘲笑他比人家大半歲,大家隻會嘲笑誰比較弱。不要相信商家叫囂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真有起跑線在那裏,晚一年上學的男孩兒,有更多力量、更多智慧,他隻會跑得更好,贏得更有把握。
童年小貼士
男孩兒相對來講都比較愛動,並且聽講不專心、缺少耐心,晚一年入學,這些不足都會有很大改觀。
會玩的孩子更有創意,會玩的孩子更有發展空間。讓孩子多在幼兒園多玩一年,可以讓孩子少些束縛,更加無憂無慮。
孩子一旦開始上學就要一鼓作氣堅持到大學畢業,是人生的長跑,孩子做的準備越充分,人生勝算把握越大。
孩子的兒童期越長,得到的正麵滋養就越多,將來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發揮各種潛能的幾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