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當你對工作產生厭倦時:尋找激情的源泉
點子緣起
激情是吹動船帆的風,沒有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有起色。激情能夠創造不凡的業績,缺乏激情,疲遝渙散,很可能一事無成。可是激情是感性的,而職場卻是理性的,也是殘酷的,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順利走上晉升和加薪的通道。工作初期激情四射的狀態,每個人在初入職場時都經曆過。這份激情來自對工作的新鮮感,以及對工作中不可預見問題的一種征服感,一旦新鮮感消失,工作駕輕就熟了,激情也往往隨之湮滅。
那麼,支持我們每天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工作激情來自於哪裏?是成功的欲望?還是其他?當新鮮感過去,當我們距離成功還有很長的距離,我們如何才能保持激情,從而永遠保持不斷向前、向上的動力?
情景案例
小文和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懷著一棵赤誠的心躊躇滿誌,離開學校時信誓旦旦,想在嶄新的工作環境中大展手腳。小文是學建築出身的,剛進入建築公司實習,小文就像一個小工一樣被呼來喝去,到處被差遣。公司裏都是有著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老工程師,沒有社會經驗的小文當然隻能是在工作中打打下手。但是小文任勞任怨,那些老工程師對小文感覺不錯,實習期滿之後,小文就和這家建築公司簽署了工作合同,正式工作了。
先期的任何工作對小文來說都是極其新鮮的,就算是畫畫很簡單的工程圖紙,想來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加上其他資深工程師對小文工作的信任,小文就算是加班加點也要把交代給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最滿意。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一晃就工作了兩年,這兩年一切都很平靜,小文的工作也沒有很大變化。隻是,工作兩年了,一個項目下來,大家分工到最後才留些小事、雜事給小文。雖然小文每次都能在規定時間前把任務完成得很出色,雖然每次都得到其他工程師的讚賞,但小文自己心裏清楚,自己的能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小文感覺自己每天的工作總是那麼按部就班,自己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隻是起著固定機器的作用。
每天,小文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不長,輕鬆就能完成手上的任務,重複的設計繪圖和周而複始的思維方式,都讓小文激情消退。小文開始有點擔心,自己以前的追求、報負會不會都在溫吞的生活節奏中擱淺?而且,大學畢業兩年多了,小文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也在工作中慢慢消耗掉了,他也沒有心思充電,再這樣下去,每天上午等吃飯下午等下班,當初的激情到哪裏去了?當初的抱負又到哪裏去了?
小文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個機器人一樣,每天上了班就希望能早點下班,雖然小文嚐試著找回曾經的工作激情,可還是無濟於事。在一個項目中,小文因為疏忽出了一點小差錯,因此被公司大領導訓了一頓。每天惡劣的情緒讓小文實在沒有辦法打起精神來工作。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小文決定給自己加壓,於是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來學習,除了專業知識外,他還自學日語,以此來不斷充實自己。另外他在公司還主動請教年長的、有資曆的同事,盡量使自己融入,這個團隊,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又找回了原來的激情。
點子支招
小文的經曆大多數在職場上的人都經曆過。其實任何一份工作做久了,誰都會產生倦怠。職場是理性的,如果你工作了幾年後依舊是一切都好像平平淡淡,那麼你就會當初的小文一樣,棱角逐漸被磨去,昔日充滿創意的想法也消失了,每天的工作隻是應付完了即可。既厭倦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如果這時候,你還由著自己,那你永遠也別想在工作中有長進。激情是有的,關鍵是你要去尋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