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關於黨的性質和作用問題
民主社會主義政黨自稱是“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組成的一個共同體”,是“改良的黨”“人民的黨”“民族的黨”,是政治多元化體製中的一個政黨,其主要任務是在“民主製”條件下爭取在議會中取得多數成為執政黨。它認為“由於生產力的變化,工人階級已經喪失其作為曆史動力的主導作用”,社會主義將由那些因生產力發展而出現的社會階層而不是由工人階級來領導,所以它“不謀求確立新的特權或偏袒任何特定的社會集國”,也就是說,它不再以實現工人階級曆史使命為己任,不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要求實觀工人階級的領導作用它還認為適應民主化、多元化的要求,黨必須實行完全的民主和自治的原則,反對實行民主集中製,稱民主集中製會造成黨內獨栽;黨是“思想自由的黨”,“黨內沒有忠於共同的意識形態的義務”,“允許黨內存在批評的廣泛自由和成立不同派別”,黨內不需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稱嚴格的組織紀律會妨礙個性自由。顯然,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根本反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建黨原則,反對黨成為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工具。這樣的黨,隻不過是一個政治俱樂部。民主社會政黨因工人人階級政黨在黨的性質作用問題上的原則分歧,直接關係到有關國家和社會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前途和命運。
工人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組織紀律性是科學社會主義建黨的原則,也是工人階級政黨區別於其它政黨的重要標誌。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南的工人盼級政黨是工人階級最忠誠最有覺悟的部分,是工人階級的核心,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戰鬥指揮部,是按照民主集中製組織起來具有嚴格的組織紀律的黨。隻有這樣的黨,才能領導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進行英勇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為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鬥。
總之,民主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之間有著本質區別,民主社會主義是非科學的改良主義的思想體係,表麵看來它似乎是主張既非資本主義也非共產主義的所謂第三條道路,實際上是傾向於資本主義的政治模式、經濟模式和價值觀念,它的理論和實踐沒有越出資本主義實際發展的框框,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資本主義製度,當然,也不可能真正引導人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實際上起著維護資本主義製度的作用。
三、迎接挑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當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麵臨著來自許多方麵的挑戰,其中一個重要方麵是以民主社會主義代替科學社會主義。這場挑戰是嚴峻的、全麵的、帶根本性的。為了對曆史負責、對千百萬勞動人民艱苦奮鬥、前仆後繼、流血犧牲而贏得的社會主義事業負責,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挑戰,在回答挑戰中堅定正確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為了迎接挑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首先要認清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規律: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是在鬥爭中發展的,發展過程中是會有曲折的,社會主義必然要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改變的。從而增強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提高為社會主義事業而鬥爭的自覺性。
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已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科學社會主義由創立到廣泛傳播、由理論到運動的階段;第二階段是社會主義由理論成為活生生的現實、社會主義製度在一國勝利發擬到多國勝利的階段;第三階段是社會主義深入改革即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階段。推動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整個發展過程每前進一步都得經過鬥爭,既要同形形色色的敵對勢力作鬥爭,又要同各種反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潮和派別作鬥爭,還要為發展科學技術同自然界作鬥爭。在鬥爭中,千百萬革命人民和共產黨人犧牲了生命、貢獻了一切。不經過鬥爭,沒有奮不顧身的革命鬥爭精神,社會主義事業的任何發展都是不可能的。社會主義事業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其發展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必然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是曲折地發展的。例如,科學社會主義剛剛確立,第一個國際性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剛剛建立時,就遭到了各種反動勢力的圍攻,不久,共產主義者同盟被迫解散;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剛剛建立時,就經受了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國際上14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幹涉,使第一個社會主義製度處於極端危險中;當社會主義在蘇聯剛剛建成時,又遭到希特勒德國在英法綏靖政策的支持下發動的侵蘇戰爭,使社會主義蘇聯麵臨了極大的困難,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現今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困難和挫折,麵臨了新的挑這也是難以避免的、可以理解的曆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中出觀的困難和挫折,隻不過是社會主義發展長河中暫時出現的漩渦和逆流,終究是要被克限和消失的。社會主義必然要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改變的。雖然,戰後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發展,資本主義的統治還較穩定,但資本主義私有製畢竟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基本矛盾並沒有解決,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剝削和被剝削的矛盾依然存在,資本主義固有的靜病依然存在並且有增無減,如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失業嚴重、思想頹廢、吸毒加劇、愛滋病蔓延等等。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同不發達國家之間的壓榨和被壓榨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日益嚴重;資本主義國家之_爭奪市場和霸權的矛盾也十分激烈。總之,所有這些矛盾和弊病都是客觀存在,這些矛盾和弊病在資本主義範圍內是根本無法自行克服的,隻有在社會主義製度取代資本主義的情況下,才能逐步消除。這些矛盾的發展遲早要導致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也就是說,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要求的客觀規律是不可執拒的,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生產資料的公有製一定會代替生產資料的私有製,社會主義的社濟基礎和一定會在新的條件下得到廣闊的發展。當然,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不是自發地進行的。為了推動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進程,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地深入研究當代世界的新情況和新變化,從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方麵係統地研究社會主義實踐的新經驗和新問題,提出反映當代世界變化和各國具體實際的新觀念、新結論,並指導社會主義實踐取得新的發展,奪取在回答挑戰中的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為了迎接挑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就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說,要努力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切實做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並把兩者有機地相結合。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已經證明,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沒有有四項基本原則,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與發展,就沒有中國億萬勞動人民的勞動與幸福;不搞改革開放,就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與本國情況相符合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就不能接受世界科技進步的新經驗和新事物,就不能發展社會生產力。所以,兩者必須堅持又必須相結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既要反對機會主義資產階級自由化,又要反討教條主義和思想僵化,隻有這樣,才能建設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能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為了迎接挑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共產黨是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處於核心領導地位的黨。所以,黨的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的盛衰成敗。我們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是經過長期戰爭鍛煉和各種艱難困苦考驗的黨,是牢牢掌握著一支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的黨,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中產生、發展、壯大起來的黨,是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黨。但是,毋庸諱言,我們黨也還存在著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等脫離群眾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所以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和組織建設,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點。堅持和發揚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和發揚理論聯係實、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全黨上下真正做到廉政勤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入群眾關心群眾,與群眾血肉相聯。那麼,黨就一定能夠更好地率領群眾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能夠經得起任何政治風浪的考驗,一定會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總之,在民主社會主義向科學社會主義挑戰的麵前,隻要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有清醒的認識,認真地總結和吸取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堅持黨的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加強黨的自身的建設,那麼,一定會在回答挑戰中取得科學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原載《馬克思主義與現代西方思潮》1990年5月新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