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獎真情
“我的成長,得益於兩件寶貝,今天,我就向大家展示這兩樣寶貝……”
博士嘉銘國外學成歸來,把在國外搞科研得的十萬元獎金捐給母校設立獎學金,幫助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境不富裕的師弟師妹。學校請他在學校禮堂作報告,當年的老師悉數到場,連他六十多歲的老母親也請上了主席台。幾百名學弟學妹靜靜地注視著,對這位大名遠播的學兄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嘉銘恭敬地給母親、老師一一鞠躬,又朝台下鞠了一躬,神情莊重地打開一個精美的箱子:“第一件寶貝,是當年班主任王老師補發給我的獎狀,這張獎狀使我得以繼續我的求學夢,幫我越過了人生一道坎!這張獎狀,我將終生珍藏!老師的恩德,我會終生銘記!在這裏我要再次感謝王老師!”
王老師站起連連擺手:“別這樣,別這樣,那張獎狀是假的!”
此言一出,全場驚訝不已。歲月無情,當年風華正茂的王老師,已經人過中年,但眉目、言談之中,依然閃爍著智慧和慈祥。隨著他的講述,師生們重溫了那段艱苦而又溫馨的歲月:初二,正是一個學生出成績的關鍵時候,此時的嘉銘卻麵臨了人生一場深重災難,父親因故去世,給本不寬裕的日子雪上加霜,當時正好實行責任製各家各戶單幹,母親就有意讓嘉銘輟學幫助持家,又於心不忍,就決定以嘉銘能否評上三好學生來定奪。悲傷、貧困加上壓力過大,嘉銘期末考試僅列全班二十名。這學期正好學校分給班上八個三好學生名額,並要求按成績排名劃定。王老師雖然一萬個不情願,因各級對成績排名十分看重,對嘉銘隻好忍痛割愛。當他從嘉銘的眼神中讀到失落時,陷入了深深自責:也許一個好孩子的前程就因此斷送!怎樣讓弟子揚起希望的風帆呢?
第二天晚上,王老師一個人悄悄來到嘉銘家,拿出一張獎狀並說明因由:因為嘉銘勤奮、誠實、上進,成績也好,補報校長特批為三好學生。同時掏出了校長的親筆信:考慮嘉銘同學家庭困難,特減免在學校期間的一切費用。嘉銘母親的眉頭仍未舒展,隻是輕輕歎了口氣。王老師又說:“地裏的活計您多受點累,瞅個星期天什麼的我領學生來幫幫您!”嘉銘的母親一個勁兒地抹眼淚:“老師這份心,我們還能說什麼樣呢?”
“那天我一夜未眠,不等天明就坐車進城買回了三十多張獎狀,偷偷填上名字發出去了,那公章是我找了一個暖瓶塞蓋上的!說來也怪,那茬學生好比吸足了陽光和水分的莊稼,齊刷刷地長起來了,成績特別優秀,大部分考上了縣城高中,嘉銘一路高歌猛進,一直衝出國門成了洋博士!”對於學生的成就,王老師十分欣慰。
“後來我就發現這獎狀有問題,我和其他獎狀一比較,公章模糊,大小不一,我就明白了老師的一片苦心!獎狀是假的,其中的真情卻重如山。當時我正處在一個坎上,是校長和老師的無私的關愛,助我渡過了難關。老師教會了我怎樣做事、怎樣做人,讓我受益無窮。”嘉銘眼中滿是淚水。
王老師道:“哪裏,哪裏,嘉銘的成就,得益於他的自強不息和不懈努力,他上中學時就開始打工養活自己幫助家人,我隻是盡到了一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而已。”
“第二件寶貝,就是當時老校長的親筆信,渴時一滴如甘霖,這封信,解決了我、我們家的大難題!這份愛彌足珍貴,一直成為我前進的動力和基石……”
老校長顫巍巍地站起來:“我怎麼記不起來,讓我看看當年我簽的條子……這不是我的字,王老師,這是怎麼回事?”
王老師有點不好意思:“這點小事,我……沒好意思麻煩您,自己解決了。”
“這就是說——孩子的學雜費全是你一個人給墊付的!當時你還是個民辦教師,一個月幾塊錢拖家帶口地過日子……”嘉銘的母親不知說什麼好,不顧眾人勸阻,堅持拉著兒子再次給王老師恭敬恭敬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