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是一種重07(1 / 1)

後 記

整理完這本集子,我悲喜交雜。這些詩歌是我幾年大學生活的一個總結,也是我寫詩路上的一段履痕。詩意的棲居是每個人所向往的。這幾年,詩歌賦予了我一種生活的力量,它逐漸成為一種信仰,讓我學會了擔當,向上;學會了表達真善與澄美。但人生,幸福與痛苦時時互繞,詩歌給了我愛的同時也給了我不少的憂傷。因為太愛這片土地,所以就有了太多的多愁與善感。

回看這百多首詩,我的內心更多的是迷茫與沉重。我反複的閱讀自己的書稿,總感覺這些文字還缺失一些厚重與力量。我知道,憑我現在的頓悟與寫作能力,這些作品是很難讓讀者滿意的。但鑒於這些都是我內心的一些真實感悟,一些緣於愛,緣於生命與大地的靈魂之語,大家也許會原諒我這個處於漫漫路途中的行者了。

書定名為《白是一種重》,我想了很久。白色是一種靈魂的顏色,純淨且空明,詩歌就是這樣一種顏色。然而,不管詩歌寫作到了怎樣的高度與時代,詩歌探索仍然任重而道遠。我不求自己一定得寫出多麼好的詩歌,隻求用幹淨的靈魂作默默地堅持。

這本集子共分五輯,分別寫了對瀟湘、故土的熱愛與擔憂,對親情、愛情的依賴與執著。而第五輯,我專門用幾組組詩來表達我的天真與複雜。我是一個生長在大山的孩子,村莊與瀟湘給了我生命。本來,我有很多話想與之交談,但我知道再好的言辭也表達不盡這塊土地對我的生生不息的滋養。對於父母、土地,我隻有心存感恩與敬畏。父母為了我的成長與學習,在外辛苦打工了十多年,這是一個做兒子的不孝與惆悵。我想這本書首先應該獻給他們。

作為一名還未畢業的學生,無論是在生活與寫詩的路途,我都還處在探索的起點,我的文字與思想也還相當的簡單與幼稚。現在,麵對詩歌與人世的現狀,有時我真的不敢拿起手中的素筆。我想,在這詩人多於牛毛的時代,自己又何必寫出這些分行的文字!也許在別人看來,我隻不過又在創造文字垃圾,又在歎出一些無病呻吟。但我又想,自己的文字不是純粹為了迎合眾人,它必須是反映自己的內心,觸及自己的思想內核。不管現在詩歌的探索多麼先鋒,詩歌的影子多麼單薄,我隻需做出自己應有的堅守與努力。

一個學生,想想都知道他的腳步是多麼蹣跚。每當我在宿舍寫詩,很多同學都會暗諷,甚至嘲笑。說真的,現在寫詩能幹什麼!很多人早已放棄了朝聖與趕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校園詩歌是多麼盛行,而眼前,別說詩歌,就是靜下心來去囤積文字的學生都不多了。物質第一的年代,很多人忽視了文學的隱性力量。他們忙著養活自己的胃,卻忘了養活自己的靈魂。

不過,好在雅興長留,在一些無名的角落,依然有一些像我一樣熱愛繆斯的師生,我們一起鼓勵,一起堅持自己的詩觀。在此,我要感謝我們學校西山文學社與詩歌協會的師友們,是他們鼓勵與鞭策著我。最讓人感動的是文學社的大師兄、我國著名作家吳茂盛大哥,他一直鼓勵與支持著我,在聽說我要出書時,他更是為我積極聯係出版社,並為我作序,他的真誠與親切永遠溫暖著我。

我平時寫詩是很注重語言的自然流暢與情感的內在節奏的,寫詩最大的技巧在於真情真美,在於自己用心去思考與頓悟。這一點湖南科技學院圖書館館長楊金磚教授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可以說,他是我詩歌道路上的老師。他一次次不厭其煩的和我交流,且對於我的作品予以推薦發表。本書的出版,他又於白忙之中給我寫評,在這裏,請允許我獻上最真誠的感謝!

本書的出版,還得感謝湖南科技學院的領導與老師們,特別是歐小鬆教授、陳仲庚教授、翟滿桂教授、李常健教授等人的鼓勵與支持,沒有他們的資助,這本集子是不可能出版的。其次,感謝中文係的全體老師們,是他們多年來的教導、關懷與敦促,才使我寫出這些作品。而出版其中,王田葵教授、楊再喜博士、莫順斌教授、劉忠華教授、周繁花老師等都給予了支持與鼓勵,尤其是係主任伍建華先生,他在給我提供資金幫助的同時,還為我去學校相關單位聯係與籌款,出版期間,他更是積極關注與督促。也感謝我所有的親友與同學們,感謝永州市文聯與作協的老師們,彭楚明先生、淩鷹先生、文紫湘先生等都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如果沒有他們的激勵,我肯定完不成這部書稿。此外,還需感謝中國文聯出版社與湖南作家網的編輯以及張立雲先生,是他們的辛苦,才使得我這些心靈的文字得以化為鉛字。在此,我對他們表以衷心的感謝與祝福。

我明白,淺薄的我,還未真正吟唱,也還未真正觸及天堂的邊緣,但與書中的這些文字對視,會激勵我繼續前行。我想,在未來的天空與土地,我會得到更多的言語與聲音。

作者

2011年12月於瀟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