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收放自如——江湖中要學會自我控製 (1)(1 / 3)

很多人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壓不住火氣,對別人大發雷霆,其實憤怒的情緒是不利於解決問題的。關鍵時刻,絕對不能讓怒火左右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令你憤怒的事情,都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江湖閱曆79:重新認識自己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非常擔心。但母親的再三告誡對他來說如同耳邊風。到了16歲那年的秋天,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父親說:“昨天我和傑克去清掃一個大煙囪,那煙囪隻有踩著裏麵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傑克在我前麵,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我們鑽出煙囪,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傑克的後背、臉上全被煙囪裏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父親繼續說:“我看見傑克的模樣,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醜,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傑克呢,他看我鑽出煙囪時幹幹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幹幹淨淨的,隻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還以為傑克是個瘋子!”

聽完之後,愛因斯坦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後,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不會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會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審視,而隻能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所以,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環境當中,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呢?

第一,要學會麵對自己。就像一個測驗情商的題:一個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後,她醒來發現自己一絲不掛時,第一個反應會是捂住什麼呢?答案是尖叫一聲,然後用雙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不願麵對自己的例子,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是缺陷,就通過自己的方法把它掩蓋起來,但這種掩蓋實際上也像上麵的落水女人一樣,是把自己的眼睛蒙上。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有個這樣的故事,一個替人割草的孩子打電話給他的主顧:“您需不需要割草?”主顧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主顧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主顧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掛了電話。這時夥伴在一旁問他:“你不是就在他家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孩子笑著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信息對於判斷的支持作用很重要,沒有相當的信息收集,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

第三,以人為鏡,通過比較來認識自己。在比較時,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才比較客觀。

第四,通過對重大事件中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足夠的的信息,使我們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穀,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