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出道的菜鳥來說,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經曆各種磨難。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很有可能會遭遇失敗、上當,甚至會被人利用,因此菜鳥們一定要學會一些生存法則,盡量少走彎路!
我到底更適合做什麼呢?怎麼還沒有公司通知我麵試呢?看中的公司是否也會看中自己?競爭這麼激烈,我在這個城市能站穩腳跟嗎?……
江湖閱曆1:小毛驢的猶豫——初涉江湖的擇業心態
我到底更適合什麼呢?怎麼還沒公司通知我麵試呢?看中的公司是否也會看中自己?競爭這麼激烈,我在這個城市能站穩腳跟嗎?……
擇業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初到城市的打工仔,都要麵臨擇業的問題,在擇業過程中,心態必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作為剛出道的年輕人,恰恰容易在心態方麵把握不住,要麼好高騖遠,要麼缺乏自信,要麼急於求成……這些都是擇業中的不良心態,而這些又會幹擾你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對於剛出道的年輕人來說,如何克服這些常見的不良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盲目攀高
哈佛大學校長德雷科?鮑克說:對於每一位求職者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既能發揮自己特長、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然而在實際擇業的過程中,這樣兩全其美的好事確實很難如願。這其中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職者能否客觀看待擇業。
德雷科?鮑克指出,許多人在擇業時,都會存在“小毛驢的猶豫”:一頭小毛驢,在幹枯的茫茫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堆草,卻一再遲疑不知道吃哪一堆更好,結果活活餓死了。這就告誡我們:人的期望值不可太高,在選擇中要痛下決心,絕不可以因左顧右盼而坐失良機。
很多年輕人就是這樣,自我評價過高,在求職中不肯“屈就”,總想一下撿個大西瓜。而實際上卻是誌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求職者在擇業時挑肥揀瘦,這山望著那山高,往往到頭來兩手空空,一事無成。
因此,求職者在擇業前,應把自己的專業特長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對照衡量後再去擇業。要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然後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謹慎地進行分析,看看什麼樣的行業或單位既可以讓自己學以致用,又可以很好地發揮自身特長,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以便在工作中既得心應手,又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
缺乏自信
在擇業問題上,自卑感強的年輕人主要的問題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所以,在看到人才市場競爭激烈時,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產生自卑心理是很正常的。
那麼,怎樣消除自卑感呢?首先要相信自己。車爾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個人總想著‘我辦不到’,那他必然會辦不到。”一個人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有,而是在不斷戰勝困難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其實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碰到困難和挫折。正如有的人講“上帝不會把所有幸運都送給別人,而把所有不幸帶給你”。
要正確評價自己,糾正過低的自我評價,多找自己的長處,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這些本來就屬於你的財富對於恢複你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都有所長,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以長補短。比如有些人總感覺學曆不如別人高,證書沒有別人多。但是沒關係,你踏實、勤奮,耐得住枯燥的工作,其實有很多崗位需要你這樣的人,而那些學曆高、證書多的人卻未必做得來。
急於求成
由於年輕人想快速實現自己的抱負,或者負擔重,或者個人條件不錯、自我評價高,因而容易產生急躁的求職情緒。要克服急於求成的心理,首先必須認清競爭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特點,而競爭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使就業難度增加,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者,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找工作也不例外,甚至需要更長的過程。因此,年輕人要為找工作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切不可為了一時的失敗或失落而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