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平靜的一天。
鎮江府,烏柁縣
小小的縣城和平日裏一樣從睡夢中醒來,開始一天的忙碌生活,街市上漸漸熱鬧起來,客人們欣欣然的步入茶樓,叫上一盤水晶肴蹄,蘸了切的極細的薑絲和鎮江香醋,就著茶慢慢的的品味。路上行人漸漸多起來,一派熱鬧景像。
當下剛剛入夏,下過幾天的雨,今天天氣終於放晴,不到半晌,日頭己經很毒,照的萬物生煙。
這時大街上突然傳來一陣嘈雜,人們一個個抬頭望去,遠遠看見圍著一堆人,熱鬧非凡,仔細一打聽,遠來是某村的村民們捕到了一夥強盜,正捆了送往縣衙討賞錢,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看熱鬧的傳統,紛紛過來圍觀,就看見一夥村民簇擁著兩個人走過來,那兩個人被綜繩捆的結結實實,披頭散發,渾身汙泥,形狀極是怪異,人們便在一旁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還有幾個膽子大些的小孩兒,冷不丁上去踢上犯人一腳。
不大一會兒,一幹人等來到縣衙門前,本縣的縣令杜聞銘杜老爺,是個快六十歲的老頭子,正坐在書房裏頭看書,忽聽得外麵聒噪,便傳人前去查問,不大一會兒稟報回來,說是村民們捕到了兩個強盜,前來領賞。
杜老爺心裏一聽就“咯噔”一聲,心說壞了!你道如何?原來這強盜的事情,他是清楚的,此事說來話長:先是數個月前,鎮江府街麵上一個潑皮,與人口角爭執,動手打死了人命後逃遁;知府一麵差人捉拿,一會發文命周圍幾個縣城協助緝捕,這鎮江縣也發了榜文,告知四鄉百姓,如發現該逃犯,無論捉拿也好,報之官府也好,均有獎賞。可是半個月前,該逃犯卻己被捉拿歸案,於是各地又紛紛帖了安民告示,宣稱人犯己經歸案,百姓可不必驚慌。本以為此事己了——現在怎的又冒出兩個強盜來?本縣一向治安良好,沒聽說過有強盜做亂啊?莫不是自別處竄入的流寇?
杜老爺便一麵換了官服,一麵命人升堂,兩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分列兩旁,杜縣令升堂落座之後,命人把一幹等帶上堂來,隻見村民們喜氣洋洋,那二人狼狽不堪,神情萎頓,幾欲昏死過去,臉上汙七八糟,一副驚恐愁苦的神色,眼裏卻無半點凶悍之氣,杜老爺便向村民問起事情經過來。
據領頭的村民講,原來前幾日連續暴雨傾盆,昨天午後雨方停住,有村民趁雨後進山采蕨菜,在山中發現二人行跡可疑,視之不像好人,便下山通知眾人,將其圍捕,用繩子捆了,一大早便送來官府。
杜老爺聽完,沉吟不語,你道為何?原來封建社會裏,有個毛病,就是有點排外心理,說白了就是欺負外地人——那時侯交通不發達啊,十裏八鄉,都是沾親帶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見著個陌生人算是見新鮮事兒,總覺的不像好人,碰上那為人刻薄、壞心眼兒的人,見你外鄉人勢單力薄,人生地不熟,還故意欺負你,坑你;這種事情,無論大小地方,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隻不過有些地方民風淳樸,這種事少,有的地方民風刁蠻,這種事兒就多;所以古時侯講“人離鄉賤”,不到實在活不下去的時侯,誰也不願背井離鄉。
杜老爺是進士出身,又做了一輩子的地方官兒,這些民情,他能不清楚?僅僅是憑一個“行跡可疑,視之不像好人”就斷定人家是強盜?莫不是錯拿了過路的行人客商,冒充犯人來騙賞錢?便咳嗽了一聲,一拍驚堂木:“眾人聽著,本官有話要問——你們說這二人是強盜,有何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