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一日宣戰。即中華民國三年
法蘭西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三日宣戰。同上
比利時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三日宣戰。同上
英吉利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四日宣戰。同上
塞爾維亞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六日宣戰。同上
門的內哥羅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九日宣戰。同上
日本西曆一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宣戰。同上
葡萄牙西曆一千九百十六年三月九日宣戰。即中華民國五年
意大利西曆一千九百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宣戰。同上
羅馬尼亞西曆一千九百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宣戰。同上
美利堅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四月六日宣戰。即中華民國六年
古巴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四月七日宣戰。同上
巴拿馬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四月十日宣戰。同上
希臘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宣戰。同上
暹羅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宣戰。同上
利比裏亞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八月四日宣戰。同上
中華民國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八月十四日宣戰。同上
巴西西曆一千九百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宣戰。同上
海地西曆一千九百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宣戰。即中華民國七年
危地馬拉西曆一千九百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宣戰。同上
此外尚有玻利維亞、尼加拉瓜、散多明各、哥斯德黎加、秘魯、烏拉圭、厄瓜多諸國,亦與德、奧宣告斷絕邦交,幾乎五洲列國,統與德、奧反對。惟巴爾幹半島中有二孱國,一是土耳其,一是保加利亞,向在德人勢力圈內,不能不聽德人指揮,與眾宣戰。兩孱國有何大力?簡直是不足齒數。那奧國也自顧不遑,全仗德人幫助,勉力支持。照此看來,實是一個德意誌帝國,抵當全球二十餘邦,相持至四年有奇,德皇威廉第二,真好算是個歐洲霸王呢。卻是罕有。但古人有言:“佳兵不祥,過剛必折。”難道威廉第二,果能持久不敝,戰勝群雄嗎?當美國未曾宣戰時,大總統威爾遜,屢思出作調人,勸雙方休戰言和,輾轉通問,終歸無效。嗣因德國潛艇政策,妨礙海上交通,美乃提出質問書,向德抗議。德仍操強硬手段,卻還美牒,因激起美人公憤,加入戰團,與德宣戰。德之失策在此。德人與各國交哄,已將三年,正是兵疲糧盡的時候,怎堪加入一財厚兵雄的大國,與他爭雄?而且美政府商決軍情,派遣百數十萬大軍,直入歐洲,與聯合國軍隊,並力進行,又輸送軍械食品,分助各國,使之再接再厲,聯合國當然益奮,德意誌當然益怯。更經過一年有餘,保土兩國境內,已被聯合軍衝入,相繼降服。奧亦一敗塗地,隻好向聯合國請和。德皇威廉第二,還想倔強到底,偏國內社會黨勃發,昌言革命,推倒政府,竟將威廉第二父子,逐出國外,亡命荷蘭,於是空前絕後的大戰爭,至此始止。當由聯合國推舉美總統威爾遜,為世界牛耳,開會議和,時正中華民國七年十月中,為徐東海當選就職的時期。小子有詩譏德皇道:
善敗不亡善戰亡,楚歌四麵總難當。
要知中外原同轍,好向西歐鑒德皇。
歐戰將了,徐氏因有此言論,欲借歐洲和局,勸示南方。欲知南方果否願和,待至下回再敘。
曆屆新總統登台,必有一種政見,頒告大眾。無論其言之匪艱,行之維艱,但觀其發言之時,已別具一難言之希望,不過借普通論調,籠絡輿情。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聖言豈欺我哉?歐洲戰史,於本編無甚關係,第有時牽及中國,如絕交參戰,以及俄亂影響、侵入蒙古等情,不能不撮舉大要,以曉閱者。故本編依次插敘,而本回於德、奧戰敗原因,尤簡而不漏,作者固具有苦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