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白彧也曾是朝廷裏的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
隻是礙於功高震主,皇帝一直對他忌憚三分。
當時和他同在高位的還有許崇,許崇的姐姐,便是當朝皇帝最寵愛的許貴妃。
那年大將軍從異域回來,帶回了兩枚虎頭白玉玉佩,那玉佩成色極好,是世間難得的珍寶。
他秘密獻給了皇上,重臣都不知情。
皇帝將這兩枚玉佩,一枚給了皇後,一枚給了許貴妃。
許貴妃仗著寵愛,一心想扳倒皇後取而代之,許崇為了幫她,也是煞費苦心,姐弟二人成日裏的琢磨著一國之母的事。
而恰好此時,東文候叛變,皇帝本來是要將此事,交給許崇去辦的,但是他心裏隻想著怎麼讓他姐姐當上皇後,而懈怠了平叛的事。
害得朝廷大軍,損兵折將,潰敗而歸。
皇帝讓他閉門思過,潛心修養,又派了白彧去辦。
白彧文武雙全,又有勇有謀,很快便平定了此次的東文候之亂,凱旋而歸了。
皇帝大喜,特意為他設了慶功宴,各位公頃大臣也都紛紛上門道賀。
這下可惹來了許崇的妒忌,於是他和許貴妃密謀出了一個,能一箭雙雕的計劃,既能扳倒皇後,又能除掉白彧。
許貴妃花了重金,買通了皇後身邊的一個宮女,幫她把皇後的那枚虎頭玉佩偷了出來。
許貴妃將它給了許崇。
之後許崇便借著,給白彧道賀的由頭,將這枚玉佩送給了他,這件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覺的。
後來,皇宮便傳出了,皇後偷竊許貴妃寶物之事。
許貴妃跟皇帝說:“這玉佩,皇後娘娘也有一枚跟臣妾一樣的,何苦還要來費如此心思,來偷臣妾的呢?”
皇後對此事矢口否認,說自己對此事根本毫不知情。
後來皇上派人調查,皇宮裏卻流傳出了,皇後和白彧有私情的話。
皇帝本就生性多疑,聽到這樣的傳言後,便派人調查了白彧,果然在他的府裏發現了那枚虎頭玉佩。
皇帝親自審問了白彧,白彧才知道自己這是中計了。
皇後身邊的下人各個出來指證,說他們卻有奸情,故事編的有鼻子有眼的,讓人挑不出錯處。
牆倒眾人推,就連昔日與白彧交好的大臣們,也趁機紛紛上來推他一把,許崇更是借機把他做過的那些謀逆之事,全都推到了白彧身上。
皇帝更是對白彧早就有了抵觸之心,而借著這次機會,正好新仇舊賬一起算了。
就這樣,皇後被廢除封號,打入了冷宮。
而白彧則是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行刑當天,大將軍許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又或是因為白彧曾對他有恩。
他設計讓行刑的人動了手腳,來了出假死的戲碼,這才保住了白彧的性命。
白彧在將軍的幫助下,順利逃到了這片遠離皇宮的無主之城。
白彧發現這座城裏,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百姓,他們都是戰亂的受害者。
白彧心下不忍,拿出將軍給他的錢財,為他們修繕了房屋,領導他們耕作。
就這樣,一座死城,在他的帶領下,重獲了新生。
百姓感激他,願意奉他為主,白彧原名白旭,更名改姓後,當了一城之主,這一作,就是十數年。
數年間,他收留了無數個流離失所,被人陷害,任人欺淩的可憐人,他們都一樣,視官員為仇敵,更恨老天,和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