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麵部表情是人心理活動、情緒變化的晴雨表,它可以把高興、悲哀、痛苦、畏懼、憤怒、失望、憂慮等情緒狀況迅速、充分地表現出來。
因此,在與人交往時,女人萬不可對別人臉上的表情視而不見,而應該多份心,注意察看對方的表情變化,以快速地獲悉對方的真實情感,並做出有效的反應。這與老獵人靠看雲彩的變化推斷天氣的陰晴雨雪,是一個道理。
有位女記者去某足球隊采訪,一進門,發現休息室氣氛沉悶,教練鐵青著臉,雙眼圓睜;隊員們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她趕緊退了出去,取消了這次采訪。後來,這位女記者打聽到,球隊剛剛在比賽中吃了敗仗,正在慪氣。倘若當時她不注意察看教練的麵部表情,不識趣地硬去采訪,一定是不但不會有什麼收獲,而且還會挨罵。
大偉的妻子在單位和同事鬧了別扭,雖然盡量克製,但回到家後仍是滿臉的不高興。大偉回家後,並沒有注意到妻子生氣的表情。結果,當他和妻子談到一件事情而意見不一致時,沒說幾句話,兩人就吵了起來。假如大偉善於察顏觀色,發現妻子表情與以往不同,采用安撫忍讓的態度,細心開導,不僅不會和妻子吵起來,而且還會給予妻子以心靈的撫慰,加深夫妻之間的感情。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這種微妙常會從表情裏流露出來。倘若遇到高興的事情,臉頰的肌肉會鬆馳,一旦遇到悲哀的狀況,也自然會淚流滿麵。可以說,每一個想要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都應該善於察顏觀色,善於察覺別人的表情變化並做出有效的反應。
不過,有些人比較內斂,善於掩飾自己,他們在外人麵前從不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有鑒於此,在察看別人的麵部表情時,還需注意以下兩方麵的問題:
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也許你會發現有些人不管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她)都是一副無表情的麵孔。其實,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因為內心的活動,倘若不呈現在臉部的筋肉上,那就顯得很不自然,越是沒有表情的時候,越可能使感情更為衝動。
例如,有些下屬不滿上司的言行,隻是敢怒不敢言,隻好故意裝出一副無表情的樣子,顯得毫不在乎。但其實,他(她)心裏的不滿很強烈,如果你這時仔細地觀察他(她)的麵孔,會發現他(她)的臉色不對勁。碰到這種人,最好不要直接指責他(她),或者當場讓他(她)難看。最好這樣說:“如果你有什麼不滿,不妨說出來聽聽!”這樣可以安撫下屬正在竭力壓抑著的感情。
但是這種時候也不宜說話過多,避免正麵交鋒,而應另擇時間,開誠布公地與下屬交換意見,這樣就可以比較圓滿地解決與下屬的這種低潮關係,上司的好形象就樹立起來了。
臉上在笑,心裏在哭
滿天烏雲不見得就會下雨,笑著的人未必就是高興,憤怒悲哀或憎恨至極點時也會微笑。通常人們說的“臉上在笑,心裏在哭”正是這種情況。
人們之所以會“臉上在笑,心裏在哭”,通常是因為有難言的苦衷,所以隻好將苦水往肚子裏咽,臉上卻是一副甜甜的樣子,一防他人過問,二防影響他人的情緒。
而人們之所以要“憤怒悲哀或憎恨至極點時也會微笑”,往往是覺得如果將內心的欲望或想法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無異於違反社會的規則,甚至會引起眾叛親離的現象,或者成為大眾指責的罪首,恐怕受到社會的製裁,不得已而為之。
由此看來,觀色常會產生誤差。所以,不能隻簡單地從表情上判斷他人的真實情感,還需要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學習通過察言來透視他人心理活動和真實情感的技巧。
“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麵部表情是人類心理活動、情緒變化的晴雨表。在與人交往時,萬不可對別人臉上的表情視而不見,而應該多份心,注意察看對方的表情變化,以快速地獲悉對方的心理狀況與情緒變化,並做出有效的反應。這與老獵人靠看雲彩的變化推斷天氣的陰晴雨雪,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