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二份發展案(2 / 2)

劉大栓是蓮北村人,他家親戚在京都南苑大街開著好幾家門市,做的就是皮草生意。因為地處京都,市場也就格外廣大。經常有全國各地以及俄羅斯的商人到南苑大街來進貨,他家親戚的生意擱在十幾二十幾年前,算得上是生意興隆了。

劉大栓就是抓住了自己的這處人脈,幫四裏八鄉從事細毛皮製作的村人將毛皮運到京都他家親戚的店裏,讓他家的戚代賣。這樣一來,他便可以向村裏人以及他在京都的親戚兩方收取回扣。

再後來,他便與人在剛剛發展起來的蓮口鎮投資建起了一棟又一棟大樓。或租,或賣,一年下來,光是租金也有幾百萬,十幾年下來,這人有多有錢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溫葉得知這人的富有,確在他正是倒黴的時候。

好事不出門,壞事卻向來能傳千裏。原來人們知道他有錢,卻不知道他竟是這樣有錢的。原因嘛,卻是因為近年來皮毛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而他的膽子一向又大,總是一下子囤積大量的貨物。當這大量的毛皮囤積在那裏,賣不出去的時候,等待他的,就是賠個血本無歸的命運。再後來,銀行來了,債主們來了,他隻能選擇資產抵押。

人們這才發現,這家夥原來這麼有錢!

溫葉重生而來,卻一直記得這個刷新她對農村市場和消費能力認知的故事。現在,恒溫已經從幼兒走向了成熟,她便打算啟動這個在內心蓄謀已久的計劃。當然,這也是隱藏在河海市城市開發案之後的第二份發展計劃。

隻是,這份計劃,她一個人知道就夠了。畢竟,這在有心人眼中,也是一塊兒極有誘惑力的大蛋糕了。

唐景自然是這有心人中的一個,溫葉前兩天剛剛同他談起了這個意向,他在思考了一天之後,便開始向她追問細節。要不是她高考在即,還不能分心,他早就催著溫葉把方案整理出來了。

饒是這樣,他這兩天也沒少打聽溫葉的想法。

顧忻之隻聽得溫葉說“景叔,計劃案等我高考考完了,一定給你”,便知道溫葉這丫頭大概又做出了什麼關鍵性的提案,正引得唐景追問。

說起來,他和溫葉都從事房地產項目,目前彼此還處於合作階段,但將來有競爭也是在所難免,為了防止以後彼此間在生意上出現矛盾,他們兩個早有默契,盡量不去過問對方在房地產項目上的決策。

當然,他們也不會刻意躲避。愛人之間,如果不能做到坦然和信任,也就沒有走下去的必要了。

因此,顧忻之隻問了溫葉一句“唐景的電話?”,在得到溫葉肯定的答複之後,便沒有再追問,隻拉著溫葉去吃飯。

倒是溫葉有些不知所措,她覺得戀人之間應該親密無間,毫不隱瞞。她想告訴顧忻之她的想法,可顧忻之避嫌似的態度,卻讓她隱隱地不自在。他這行為雖然體貼,卻也讓她覺得他們之間其實仍然存在著縫隙要跨越,而這體貼也帶著許多紳士般的疏離。

溫葉知道這是顧忻之與人相處時的一貫態度和風度,可這風度卻不是她欣賞和喜歡的。

這是不是兩個階級之間的差異?畢竟顧家就像是一個極有底蘊的貴族,而她就像古代商人家的小姐。士農工商,處事風格和接人待物的態度都不一樣。

而她和顧忻之在處世之道上的細微差別,會不會成為他們之間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