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以後,錢偉長十分喜歡國文(就是現在的語文),曆史也不錯,可是數學卻是一塌糊塗,常常考不及格。1931年夏天,錢偉長高中畢業,他一下子報考了五所大學,國文與曆史成績極好,不是100分就是90多分,而其他科目隻考了二三十分,不過最後把各科的分數加起來還是考取了。1931年9月10日,錢偉長來到清華大學,進入了中文係學習。

到清華大學不幾天,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錢偉長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初衷,毅然決定要學習物理學。物理考試成績曾經隻考過25分的錢偉長想進物理係簡直比登天還難。於是他開始發憤學習物理。他早晨五六點就起床,晚上熄燈後還到廁所裏的燈下看書。每天他最多睡五個小時覺。他就是靠著這種拚搏的精神,終於為日後研究物理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兩次倒數第一之後

蘇步青出生在浙江一個農民家庭裏。從小跟著父親學會了割草、喂豬、放牛等農活兒。他喜歡讀書,每當放牛回家,路過私塾,蘇步青總要停在那兒聽一陣,他常借一些書來讀,《水滸》、《聊齋》、《左傳》,都不止讀了一遍。雖然那時候他年紀小,讀起來似懂非懂,卻愛不釋手。

蘇步青9歲那年,父親送他進縣城第一小學當一年級的插班生。從山溝裏來到縣城,蘇步青大開眼界,看到的、聽到的樣樣都感到新鮮。

他整天玩耍,把功課全丟到腦後了,期末考試蘇步青竟得了倒數第一名。

第二年,蘇步青轉到水頭鎮求學。因為家庭貧窮,有的老師看不起他,甚至還故意刁難。有一次,他寫了一篇作文,其中有兩句佳句,整篇文章也寫得很有特色。不料老師卻懷疑他是抄來的,後來查清是他自己寫的,仍給他的作文批了“差等”。

這件事深深地傷害了蘇步青的自尊心,他就用不聽課,盡情玩耍來抗議。結果,這年他又得了倒數第一名。

新學年開始,一位叫陳玉蜂的老師發現這小孩挺聰明,就是貪玩不用功,就找他談話,並啟發他“不好好念書,對得起你的父母嗎”?蘇步青聽後,覺得慚愧,但心裏並不服氣。陳老師又循循善誘道:“文章好壞,不是哪個老師決定的;個人的前途靠自己去爭取。我看你的資質不差,又能吃苦,隻要努力學習。一定會成為有用的人才……”

陳老師的話像鼓槌一樣,敲著蘇步青的心。他左思右想,決心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從此,蘇步青發憤學習。為了看懂《東周列國誌》,他步行了幾十裏山路,向別人借來《康熙字典》,遇到難字生字,他總要逐個查閱、弄懂。假日,他回家一邊放牛,一邊騎在牛背上背誦《唐詩三百首》。

這學年,他一躍成為全班第一名。在以後的求學期間,他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第一。1914年,蘇步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學。這時,他已經能滾瓜爛熟地背誦《左傳》,由於他博覽群書,在同學中獲得了“文人”的稱號。後來,他走上了數學的道路,成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善於反思的人才能夠進步

小胡到一家外資公司去應聘。該公司把前來應聘的人安排在會計室,分三天進行三次考試。

第一次考試,小胡便以99分的好成績排在第一。

一位姓李的女孩以95分的成績排在第二。第二次考試試卷一發下來,小胡感到納悶,當天的試題和第一次的試題完全一樣,一開始他認為發錯了試卷。但監考人員一再強調,試卷沒有發錯。既然試卷沒有發錯,小胡也懶得去想,自信地把筆一揮,還不到考試規定時間的一半,試卷便填滿了。小胡把試卷一交,其他應聘的考生也陸陸續續地把試卷交了上去。人人臉上都春風得意,顯然,個個都認為自己勝券在握。

第二次考試考分一出來,小胡仍以99分的成績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李以98分的成績排在第二。

第三天準時進行第三次考試。“這次該不會拿同樣的題目給我們考吧?”進考場前,小胡這樣想。

試卷一發下來,考場上頓時開了鍋,因為試卷和前兩次完全一樣!

“請安靜,安靜!大家聽我說,這次考題和前兩次一樣,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麼要求,我們就怎麼執行,如有誰覺得這種考核辦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試卷,我們隨時放你出考場。”

監考人員把桌子拍得“啪啪”直響。眾人一看招聘人員非常嚴肅,隻好老老實實低下頭去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