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婦救兒子的故事
一少婦在回家的路上,馬上要到家時,習慣地看一下四樓自家的陽台,可愛的兒子也正在陽台上期待著媽媽回來。當看到媽媽時,兒子開始招手,這時少婦也有意識地招手,突然少婦意識到這樣可能會有危險,但已經晚了,兒子由於要迎向媽媽,身體前傾,突然失去平衡,從陽台上折了下來。這時房間裏的人驚呆了,紛紛跑到陽台上呼叫。再看媽媽,當發現兒子掉下來,就奮不顧身地去救兒子,也許是感動了上帝,兒子被媽媽接住了,並且安然無恙。人們都覺得很奇怪,一個少婦怎麼跑得那樣快,並能接住自己的兒子?因為按當時少婦跑的速度應該已打破了百米世界紀錄。後來人們找百米世界冠軍做了一個試驗:同樣的距離,從陽台上掉下同樣重量的物體,看能否接得住。結果是無論如何也接不住。再讓這位少婦試,結果也是再也沒有看到打破百米世界紀錄的速度。
善解疙瘩
魯國有一個鄉下人,送給宋元君兩個用繩子結成的疙瘩,並說希望能有解開疙瘩的人。於是,宋元君向全國下令說:“凡是聰明的人、有技巧的人,都來解這兩個疙瘩。”
宋元君的命令引來了國內的能工巧匠和許多腦瓜子靈活的人。他們紛紛進宮解這兩個疙瘩,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解開。他們隻好搖搖頭,無可奈何地離去。
有一個叫倪說的人,不但學識豐富、智慧非凡,就連他的弟子,也很了不起。他的一個弟子對老師說:“讓我前去一試,行嗎?”
倪說信任地點點頭,示意他去。這個弟子拜見宋元君,宋元君叫左右拿出繩疙瘩讓他解。隻見他將兩個疙瘩打量一番,拿起其中一個,雙手飛快地翻動,終於將疙瘩解開了。周圍觀看的人發出一片叫好聲,宋元君也十分欣賞他的能幹聰明。
第二個疙瘩還擺在案上沒動靜。宋元君示意倪說的這個弟子繼續解第二個疙瘩。可是這個弟子十分肯定地說:“不是我不能解開這個疙瘩,而是這疙瘩本來就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宋元君將信將疑,於是派人找來了那個魯國人,把倪說弟子的答案說給他聽。那個魯國人聽了,十分驚訝地說:“妙呀!的確是這樣的,擺在案上的這個疙瘩是個沒法解的疙瘩。這是我親手編製出來的,它沒法解開,這一點,隻有我知道,而倪說的弟子沒有親眼見我編製這個疙瘩,卻能看出它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說明他的智慧是遠遠超過我的。”
天下人隻知道就疙瘩解疙瘩,而不去用腦筋推敲疙瘩形成的原因,所以往往會碰到死結,解來解去,連一個疙瘩也解不開。這則寓言提醒我們,要像倪說的弟子那樣用分析的眼光,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事物,這樣才能繞過障礙,抓住關鍵,克服困難,順利地解開自己工作中一個又一個的“疙瘩”。
鬆鼠救火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一直以來都沒有發生過什麼太大的變故,平時也就是偶爾有幾隻老虎、獅子之類的猛獸經過,小動物們也都懂得將自己隱藏起來,不至於成為猛獸腹中的食物。
所以,這些小動物大都能夠安然地生活在森林中,直到終老。
但是有一天,空中落下了一道非常刺眼的閃電,電光擊中森林中最大的一株樹木,受擊的樹木立刻燃起熊熊的大火。
這場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火舌四處亂飛,席卷了森林中無數樹木的枝葉,同時也威脅到所有小動物的生命安全。
驚慌的小動物們拚命向森林外奔逃,希望能逃出這場大火造成的劫難。但它們卻不知道,當閃電擊中那棵大樹、大火燃起的同時,在森林四周,大火引來了無數貪婪的肉食猛獸,它們正張大了口、等候這些逃難的小動物們自己送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