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張愛玲
53歲的我已過知天命之年,越發懷舊,回憶起往事和張愛玲有相同的感受,十餘年的老照片收藏帶給我快樂,我從收藏的北京老照片中品味到古都的風韻,看到古老的京城像是一個放大了的公園,那每一處名勝古跡和每一條街巷、胡同都是一處景點;看到了當時街市車水馬龍的生活場景;看到了當時人們的穿著打扮。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東方古都那特有的風韻,同時,也從中增長了知識,滿足了我的懷舊情結。父親今年已 80歲高齡,他對我收藏北京老照片非常支持,2013年,他向我要了1張民國時期前門外大街的老照片,嚐試著用展現社會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老照片進行藝術再創作,父親以這張老照片為素材創作了一幅油畫作品,這讓我充分認識到老照片收藏的意義所在,實際上包括雕塑、建築、文學戲劇、工藝美術品、影視作品等都可以從老照片中攝取素材和吸取營養。
2014年 4月,我應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之約,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老照片的故事——凝固的曆史,刹那的永恒》,原本打算發表 6個章節的內容,由於書的篇幅限製,隻容納了文化民俗、風景名勝、商企老字號 3個章節。剩下了城池街巷、宗教建築、城市記憶 3個章節。今年 3月,我有幸接到北京天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約稿,協助我完成後半部分出版的夙願。這兩部書中的文字、圖片凝聚了我十餘年老照片收藏的經曆,可以說這第二部書也是我北京老照片收藏的收官之作。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第一部書的策劃人劉連生、北京天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賦、《中國收藏》雜誌主編方曉、北京市檔案局馮舫女、《北京檔案》雜誌副總編輯孫燕芝、文字編輯胡菡、北京市正陽門管理處主任郭豹,以及在我收藏老照片生涯中幫助過我的朋友、專家學者。老北京城漸漸離我們遠去,現在逐漸步入老齡社會,像我一樣懷舊的人越來越多,在新浪網開博 10年間訪問數突破 3000萬就可以說明這一點。我衷心地希望這部書能夠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對北京城前世今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