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侯官縣烈女殲仇(2)(2 / 3)

陰謀欲攘紅顏婦,斷送書生入網羅。

且說董秀才,一日方要出門到學中會文,隻見一人捧著拜匣走入來,取出兩個柬貼遞上。董昌看時,卻是一個拜貼,一個禮貼,中寫著:"通家眷弟方春頓首拜。"禮貼開具四羹四果,縐紗二端,白金五兩,金扇四柄,玉章二方,鬆蘿茶二瓶,金華酒四壇。董昌不認得這個名字,隻道是送錯了,方以為訝。

外麵三四個人,擔禮捧盒,一齊送入,隨後一人頭頂萬字頭巾,身穿寬袖道袍,幹鞋淨襪,擴而充之,踱將進來。董昌不免降階相迎,施禮看坐。這人不是別人,便是方六一這廝。可知六一原是排行,他平生欣羨睦州豪傑方臘以妖術誘眾,反於幫源洞,僭號建元。既與同姓,妄意認為一宗,取名方春,見臘後逢春之意,欲待相時行事,大有不軌之念。當下坐定,董昌開言道:"小弟從不曾與台丈有交親,為甚將此厚禮見賜,莫非有誤?"方六一道:"春雖不才,同與先生土著三山城中,何謂不是交親。弟此來一為敬仰高才絕學,庠序聞名,定然高攀仙桂,聯捷龍門。自今相拜以後,即為故交,日後便好提拔。

二則前日姚二媽鬧宅,唐突先生,實為有罪。姚二媽乃不肖姨娘,瓜葛相聯,方春代為負荊,敢具此薄禮請罪,萬祈海涵。

"說未了跪將下去。董昌慌忙扶起道:"一時小言,何足介意,這厚禮斷不敢受。"方六一道:"先生不受,是見棄小弟了。"董昌推讓再四,方六一堅意不肯收回,叫小廝連盒放下,起身作辭竟去。董昌年少智淺,見他這般勤殷,隻道是好意。更兼寒儒家,絕少盤盒進門,見此羹果銀紗等物,件件適用,想來受之亦無害於理。即喚轉使人,也寫個通家眷弟的謝帖,打發去了。

申屠娘子問道:"適來何人,是何相知,如送如此厚禮?

"董昌將名帖送與觀看,說道:"此人從無一麵,據他說,姚二媽是其姨娘,因前日費口一番,特來代他請罪,二則慕我文才,要結識做個相知,為此送這些兒禮物。"申屠娘子聽了,搖首道:"此事來得蹊蹺,不可不察。"董昌道:"娘子何以見知?"申屠娘子道:"當今世情,何人不趨炎附勢,見兔放鷹,誰肯結交窮秀才。且又素不識麵,驟致厚禮,可疑者一;前日姚二媽不過小言,又無深怨,此人即係兩姨之子,也何消他來代為請罪,可疑者二。況君子不飲盜泉這水,豈可輕易受人之物?"董昌笑道:"娘子忒過慮了,自來有意思的人,嚐物色英雄於塵埃中,豈可以世情起見,一概抹殺好人。我看此人情辭誠篤,料無他意,不必疑心。"申屠娘子道:"我雖過慮,官人也休過信。"董昌道:"這個我自理會得。"到次日,也備幾件禮物去答拜。秀才人情,少不得是書文手卷詩扇之類。

方六一盡都收了,留住便飯。董昌力辭,那裏肯放,隻得領情。

名雖便飯,實則酒筵,方六一殷勤相勸,盡醉方散。至明日,姚二媽又到董家陪小心,稱不是,一笑釋然。

自來讀書人最好奉承,董昌見方六一恁般小心克己,認定是個好人,交無猜慮,日親日近,竟為莫逆之交。方六一不時饋禮請酒,自己也常來尋問董昌。他的念頭,希翼撞見申屠娘子一麵,看其姿色果是如何。那知這娘子無事不出中堂,再無由遇見。那姚二媽既捱身入門,也不嚐來攀談閑話,賣些花朵,趨奉申屠娘子,博他歡喜。及至背後向著徐氏,卻又冷言冷語的挑唆,徐氏一發痛恨兒子,巴不得即刻死了,方才快活。

方六一與董秀才往還數月,卻沒個機會下手害他。一日聞得泉州獲了大夥海盜,那為頭的渾名扳倒天,與方六一原是一黨。六一知得這個消息,帶了若幹銀子,星夜趕到泉州,尋相知衙役,到監門上用了些錢鈔,進去探問。那班強盜見方六一來看覷,喜出望外,求他挽回搭救。六一道:"我專為此而來,但不知招稿,可曾定否?"眾盜道:"初解到時,太爺因事忙,即下了獄,隨後又為有病,至今不出堂,所以尚未審問。"六一道:"如此就有生路了。"向扳倒天附耳低言道:"侯官學中,有個董秀才,久有異誌,也結交四方豪傑,乘時欲圖大事,官府漸漸也多曉得了。到審問時,眾口一辭,竟招稱董昌是謀主,糾結閩浙兩廣亡命,陰謀不軌。我等皆其莊佃,因威逼為非。拚些銀兩,買上告下,求當案孔目,將董昌裝了頭,眾兄弟隻做脅從。招中字眼放活了,待我再到京師,營謀個恤刑禦史前來,開招釋放,可不好麼?"扳倒天道:"若得如此,便是再生父母了。"方六一又留銀兩與他們使費,急回威武來布置。扳倒天把這話通知眾盜,及至審問,一口咬定董昌主謀,陰圖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