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玉簫女再世玉環緣(2)(3 / 3)

次早韋皋收拾行裝,拜辭馬夫人,荊寶饋送下程路費,自不必言。監行之際,玉簫含淚執手道:"郎君去則去矣,未審三年五年之約,可是實話?"韋皋道:"留你在此,實出不得已,豈是虛語。即使有甚擔擱,更遲二年,再沒去處了。"玉簫道:"既恁的說,妾當謹記七年之約了,郎君幸勿忘之。"韋皋道:"神明共鑒,七年之後,若是不來,以死相報。"玉簫道:"七年不至,郎君安得死,或妾當死耳。"語畢,淚如雨下,哽咽不能出聲。荊寶執酒餞行,也黯然灑淚。韋皋向書囊中尋出玉環一枚,套在玉簫左手中指上。吩咐道:"這環是我幼時在東嶽廟燒香,見神座旁遺下此環,拾得還家。晚間,隨夢東嶽帝君吩咐道:"這環有兩重姻眷,莫輕棄了。"我想入贅張節度,又得你為妾,豈不合著夢兆。今留與你為記,到七年後,再來相聚。"口兒裏如此說,心中也自慘然。斟過一杯,回敬荊寶作謝,再斟一杯送與玉簫。又道:"你好生收藏此環,留為他年之證驗。"情不能已吟詩一首道: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吟罷,道聲:"我去矣,休得傷懷。"玉簫道:"妾身何足惜,郎君須自何重。"雙袖掩麵大慟,韋皋亦灑淚而行,荊寶又送一程方還。

且說韋皋,一路饑餐渴飲,夜宿曉行,非隻一日,回到家中,拜見雙親。父子相逢,喜從天降。問及新婦若何,丈人怎生相待,卻轉遊江夏。韋皋將丈人怠慢,不合忿氣相別的事,一一細述。父親道:"雖則丈人見淺,你為婿的也不該如此輕妄。今既來家,可用心溫習,以待科試。須掙得換了頭角,方爭得這口氣。"韋皋聽了父親言語,閉戶發憤誦讀,等到黃榜動,選場開,指望一舉成名,怎知依然落第。那時不但無顏去見夫人,連故裏也自羞歸。想著薑使君在洮州,離此不遠,且到彼暫遊,再作道理,遂打書打發仆人,歸報父母,隻留一人跟隨,輕裝直至洮州。不道薑使君已升嶺南節度,去任好些時了。韋皋走了一個空,心裏煩惱,思想如今卻投誰好。偶聞隴右節度使李抱玉好賢禮士,遂取路到鳳翔幕府投見。那李抱玉果然收羅四方英彥,即便延接。談論之間,見韋皋器識宏遠,才學廣博,極口讚羨,欲留於暮府。韋皋誌在科名,初時不願。

李抱玉勸道:"以足下之才,他日功名,當在老夫之上。本朝出將入相,位極人臣,如郭汾陽、李西平之輩,何嚐從科目中來。方今王室多,四方不靜,正丈夫建樹之秋,何必沾沾於章句求伸耶?"韋皋見說得有理,方才允從,遂署為記室參軍。

不久,改為隴右營田判官。從此:拋卻詩書親簿籍,撇開筆硯理兵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