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休煩絮。夢仙事完,起身複命。妙惠思念父親久羈遠館,船到南京,寫書差人到鳳陽迎接歸家。此時夢仙情懷舒暢,一路從容緩行,觀玩景致。非止一日,已至揚州,泊船河下。他是欽差官,驛館中自有執事轎車迎接。夢仙夫妻,一齊上轎。
方欲起身,本府新任太守,卻是同年,驛中傳報了,即來相拜,已至船邊。夢仙吩咐家眷先回,自己複下船迎見。
其時盧南村已知兒子回來。老父母都在門首觀望。隻見隸役前嗬,族擁一乘大轎,來至門首,鄰裏並過往人都攢攏觀看。
皂隸喝道:"奶奶在裏邊,還不閃開!"南村聽了,不覺失驚,向駱媽媽說道:"兒子卻在江西娶親了,這事怎麼處?"原來盧南村因賣了媳婦,自覺惶愧。及雷秀才來說龔家姻事,夢仙未允。待到行後,也不管兒子肯不肯,竟自行聘,先娶來家。
等兒子回來結婚,以贖昔年逼嫁媳婦之罪。那龔家巴不得招個進士女婿,所以一憑南村主張。今番見說轎內是奶奶,這件事可不又做錯了,為此驚訝起來。正沒做理會,隻見轎中走出來的,不是新娶的奶奶,卻是當年賣去的媳婦,一發驚訝不已。
妙惠拜見,說:"媳婦不能奉侍,朝夕在念。不知公公婆婆,一向安樂麼?"南村夫婦滿麵羞慚,況兼心中有事,隻說得一句:"多謝你記掛,這一向也好。"更無暇問與兒子會合的事,連忙教人去尋雷秀才來商議。不多時,夢仙、雷鳴夏俱到。南村扯雷秀才到半邊,說如此如此,如今還是怎樣。雷鳴夏道:"既李夫人已歸,龔家的做二夫人便了,何難之有。"隨對夢仙說知。夢仙因妙惠受了這番折挫,不忍負他,弗肯應承。雷鳴夏道:"如今縉紳,那一個不廣置姬妾。在兄長一妾不為之過,況李夫人是大賢,決無不容之事。還有一件,龔氏若未過門,還可解得。如今尊翁已先迎娶來家,可有送歸另嫁之理?
"夢仙說不過,隻得應允,擇日納婚。
恰好李月坡也從中都到來。原來李月坡初時見了盧南村之字,說把女兒改嫁,心中漸憤,遂誓不還鄉,以館為家。書中又說是方姨娘做媒,所以並他也怪了,絕無音信寄與。後來夢仙書去,知女婿未死,一發懊恨。此番得女兒手書,見說守節重歸,方才大喜,即與使人同歸。夢仙大開家宴,李龔兩位丈人,雷秀才媒人,連方姨娘都請來赴宴。內外兩席,真個合家歡慶。席間李月坡對南村笑道:"如今小女有了五花官誥,賣不得了。"南村老大羞愧,說:"親家,我曾聞得人說: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老漢雖則當時不合強令愛改嫁,如今遠近都傳她貞節,也好算是老漢作成的,大家扯直罷。"李月坡道:"是便是,迎賓館裏去坐,隻該朝北。"眾人道:"卻是為何?"李月坡道:"罰他不知禮!"眾人聽了,一笑而散。看官,這李妙惠完名全節,重歸盧夢仙,比著徐德言、黃昌半殘的義夫節婦,可不勝似萬倍麼?後人有六句口號,嘲笑盧南村雲:犁牛犁牛,南村養犢。伯騂夢仙,一雅一俗。迎賓館中,坐當朝北。
又有人步李妙惠金山壁上元韻以頌其操,詩雲:一自當年拆鳳凰,尋陽西畔水茫茫。
題殘魚素先將父,泣罷菱花未死郎。異榜信傳同姓字,賣鹽人有淡心腸。
方知完璧人間少,彤管增輝第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