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1)(3 / 3)

無休止地快節奏生活給執著地追夢的人們的確帶來了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是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心靈的焦灼、精神的疲憊、職業的枯竭以及健康的每況愈下。人在旅途,最怕的就是疲於奔命,因為自己的旅程,隻有自己才能用雙腳丈量,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照看。

文學大師林清玄曾經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曆,一次,他去加拿大看一個親戚,那個親戚很有錢,大概身家有五十幾億美金。閑聊中,他的親戚問他能賺多少錢,林清玄回答說:“我現在的稿件如果能發表,每個字大概能賺一塊錢。”那個親戚笑笑說:“我一個早上就能賺到1000萬,你賺1000萬需要多長時間呀?”林清玄回答:“你現在一個早上能賺1000萬,可是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1000萬買不回你的一個早上。”後來幾個月過去,他的那位親戚在墨西哥灣潛水時潛下去就再也沒有上來。

有時候,我們不能太苛求自己,始終讓心中的小鞭子高高揚起,鞭策你向前再向前。當然,我們不是叫你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說疲憊之時,就要歇歇。人生像一場馬拉鬆比賽,需要選手有持久地耐力,你非要像百米賽跑一樣的衝刺,結果可想而知,肯定不能順利地到達終點,隻能倒在半途中,再也掙紮不起來。

希臘有一尊雕塑,名字叫《休息的赫美斯神》,也有人稱它為《赫美斯神在休息》,是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雕塑家來西巴斯所創作。赫美斯神是神話中專門為天神送信的使者,行動起來來去無蹤、快如閃電。但是雕塑選擇了他在休息的一瞬間,天神也需要休息,他也會有旅途的勞累和艱辛。短暫的休息可以給他帶來一種能力的補充,也會給他帶來一種思考。這真的是一個讓人叫絕的創意,赫美斯神看著自己的綁腿,眼神中略帶著疲憊,凝神思索著什麼。

天神都會累,更何況作為凡人的我們?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歇一歇,為下一次征程積蓄能量,想一想下一個前進道路的方向是拐彎還是繼續向前走?

有人說,我還想做出成績呢,不忙碌起來怎麼行!此言差矣,看看80多歲高齡的金庸先生給我們的答案。

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武俠小說時代,為了表彰他的傑出貢獻,2001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金庸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做出大成績的人卻說:“我的性子很緩慢,不著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最後也都做好了。”對於他為何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精神矍鑠,瀟灑從容,他的解釋是:“人要善於有張有弛。武打小說打一會兒,就要吃飯、談情說愛,不能老是很緊張,要像《如歌的行板》韻律一樣,有快有慢,這樣對健康很有好處。”

正如音樂中有多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一樣,生命的呈現也應該是有不同的狀態。多種音符組合在一起,為我們奉上了很多或是舒緩或是激烈的音樂篇章,但是對我們心靈最具有震撼力,讓我們蕩氣回腸的,往往是音樂震懾人心的力度。而這種力度,常常是由休止符來體現的,休止之後就是強大的爆發。我們的人生也需要休止符,不是就此罷休,而是休憩和調整,靜下心來,孕育更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