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減生活,簡生活,生命不需要太多的行李(3)(1 / 3)

有一家商店經常燈火通明,有人問:“你們店裏到底是用什麼牌子的燈管?那麼耐用。”店家回答說:“我們的燈管也常常壞,隻是我們壞了就換而已。”原來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簡單,隻要常常更換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裏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幾天後,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他已被車子壓死,暴屍在馬路上。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隻烏龜經過,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一生。原來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成見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台,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來,所有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每個人的燭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塵,隻有一個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堅持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原來當天使很簡單,隻要實實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隻小動物,向神請求做他的門徒,神欣然答應,剛好有一頭小牛由泥沼裏爬出來,渾身都是泥濘,神對小動物說:“去幫他洗洗身子吧!”小動物訝異地答道:“我是神的門徒,怎麼能去侍候那髒兮兮的小牛呢!”神說:“你不去侍候別人,別人怎會知道你是我的門徒呢!”原來要變成神很簡單,隻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掏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隻有一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裏?

早上醒來,光彩在臉上,充滿笑容地迎接未來。

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當下。

到了晚上,光彩在腳上,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

原來人生也很簡單,隻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

幸福的感覺,不需要太複雜

好久沒見的朋友忽然打電話來說要請客吃飯,我很納悶地問她是個什麼緣由。她笑道:“想聚一聚非要一個理由嗎?如果要,我就告訴你一個,我們家置換了幾件舊家具,我覺得有種幸福感,可以嗎?”

這樣的理由讓人無法拒絕。席間談笑中我和她說起我看到的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大意是分析在今天一個家庭需要多少的月收入才能夠得著幸福。以該文作者的眼光推斷大約得在8000元左右。一時舉座大笑,有人說,如按這個標準,我們別說幸福了,連痛苦都差個檔次呢。

幸福究竟是個什麼概念?無論你是去物化它還是神話它,對於絕大多數過著尋常日子的芸芸眾生來講,它其實就是一些細節和瞬間。遺憾的是我們看見有太多的人將目光聚焦在遙遠的憧憬裏,而恰恰忽略了自己的身邊,有太多的人將幸福囚禁在數字的計算裏,而忘了數字以外的文字和歌聲。

在告別了朋友回家的路上,我忽然覺得自己長期以來可能都陷在一種誤導之中,以為幸福是需要追求的,而幸福比追求更需要的也許隻是一種感悟。

的確,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斷擁有“更多”的心態,使我們變得冷酷而空虛。很多人已經開始反求自己,希望能找到滿足內心深處渴望的東西。今天,有越來越多的書籍、雜誌以及廣播、電視的脫口秀節目問起我們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多少東西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呢?

作家羅洛·莉在他的經典之作《人們的自我探求》中寫道:“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一個成熟的人有能力選擇自己價值觀的基本要素。他工作不僅是因為機械式的作息習慣,而是因為他清楚、深信所做的事有價值。”鄉村生活的簡單實例已經幫助我回歸快樂。到底需要多少東西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呢?絕對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多,因為我們的想法都被誤導了。雖然現代廚房比以前多了更多的烹調設備,但是卻越來越少有人待在廚房為家人煮一餐飯;有些人怕麻煩,三餐幾乎都在外麵解決,廚房就像家裏的裝飾品,根本很少去碰。除了廚房用品,我們買的東西還多著呢!我們有錄放攝影機和V8小型攝影機,我們有整套的滑雪設備,我們有電腦和寬熒光屏幕電視……我們的生活因為這些東西而快樂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