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愛與恨(1)(1 / 3)

關於愛與恨,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千百年來誰也說不清,愛裏含著恨,恨中又有愛,愛恨交織,愛與恨是一對冤家。沒有絕對的愛與恨;也沒有無緣由的愛與恨。在人生的長河裏,愛與恨各是兩個支流,沿著哪條河流都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也隻是能讓人明白一些道理,無法讓你明白愛與恨的真諦,智者也隻是能給你一些經驗,也無法教你判斷愛與恨的是非。愛了,恨了。快意人生,敢愛敢恨,隻有這樣,才不會在人生的長河中迷失自己。愛與恨隻有自己用心去體會。

愛與恨之間

愛是人間最珍貴的真情,有人愛之彌深,願意連總統都不做,也不去恨,所以也就沒有了恨的空間。

他和弟弟手足情深,愛極,所以寬容之極。

他是政客,聲譽或許比生命更重要。但是他卻可以忍受弟弟帶給他的傷害。當有記者采訪,弟弟常有驚人之語,讓記者目瞪口呆,而他隻是站在一邊,淺淺微笑著。

他參加美國大選。記者蜂擁而至,當許多大媒體的記者到齊後,他的弟弟做了一件令人十分難堪的事:他當著那麼多記者的麵,撒起尿來。天哪,這簡直斯文掃地。而他,知道弟弟的表現後,問:

“這是真的嗎?”

當有人告知他這是真的時,他平靜地說:

“也許那個地方真的沒有衛生間,總比撒到褲子上好吧。”

很少有一個哥哥如此寬容故意讓他出醜的弟弟,但是他做到了。

他的名字叫卡特,美國第39任總統。他的弟弟比利·卡特是一個嬉皮士、醉鬼,同時又是一個行為放蕩、口無遮攔的人。

在公眾麵前,比利·卡特的所作所為都在出哥哥的醜,這讓媒體記者欣喜若狂,他們最需要這樣的猛料。他們希望卡特的弟弟把卡特包括他的家庭批駁得體無完膚,而比利·卡特正是這樣做的。

4年後,卡特進行連任競選。他的反對黨開始長篇累牘地以比利·卡特透露出來的一些話影射卡特。

44個州選票的失去使卡特的連任全線敗北。這樣的敗績在美國曆屆總統中都不多見。

卡特的政治生命從此終結,當有人問他是不是恨自己的弟弟時,卡特說:“如果是一個州的失利,也許我會恨。但現在是44個州,他不能承受那麼多。

愛與44個州,孰輕孰重,卡特告訴我們,為愛失去44州,他照樣不恨他的弟弟,生活就是這樣,世間事難逐人願,唯有愛常駐心間。

愛在於奉獻和付出

愛充滿著魔力,它可以給人以力量,讓人充滿著向上的動力,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創造出不凡的業跡,甚至創造出奇跡。

有一個叫馬可的年輕富商,到法國北部一個小鎮上旅遊。

傍晚,在一家餐廳就餐時,他發現自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美麗動人的女服務員麗莎。他向麗莎表明身份並向她求愛。

她隻是朝他莞爾一笑:

“這不可能!你那麼富有,而我隻是一個平民百姓。”

他不解地問:

“美女嫁富翁,難道不是最完美的組合?”

麗莎坦白地說:

“富人都不拿感情當回事,容易見異思遷,太不可靠了。”

馬可說自己不會,但麗莎不信。

馬可不死心,為表達誠意,他買來最華麗的時裝,又送給她最昂貴的寶石。可是,她什麼都不要。馬可沒法,就在鎮上住了下來,每天都去那家餐館進餐,試圖獲得麗莎的芳心。可是,一晃好些天過去了,他仍然毫無進展。

馬可急了,直立不諱地問麗莎:

“你究竟要怎樣,才答應我?”

“除非你和我一樣,變得一無所有。”麗莎玩笑似地回答。

第二天,馬可離天了小鎮。不久,麗莎所在的鎮孤兒院收到一筆來自紐約銀行的巨款。捐款人的留言是:

“我愛麗莎,願意為她付出一切。”麗莎驚呆了。

當馬可再次來到麗莎的家鄉時,不幸染上了風寒,可他已沒錢住院。

麗莎為馬可的真誠所感動,主動擔負起照料他的責任。馬可有了愛情的滋潤,很快恢複了健康。不久,他終於如願以償娶到了自己心愛的麗莎姑娘。

隨後,他們來到巴黎,開一家餐廳。經過多年艱辛的打拚,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馬可又成了聞名遐邇的富豪。一位記者了解到他的傳奇經曆,前往采訪:

“你成功的秘密何在?”

馬可微笑著說:

“你知道,麗莎隻有一個,而賺錢的機會卻有很多。愛情可以讓我變成窮光蛋,同樣也可以讓我成為有錢人。”這便是馬可對愛的理解。馬可和麗莎相親相愛,盡管他們非常富有,但一直到老,都沒有半點緋聞。

不惜為自己的愛人奉獻一切,又努力為愛人頑強打拚的人,才配擁有愛情。愛在於奉獻和付出。

愛與恨是一對孿生姐妹

愛與恨有時隻是一念之差,或因為誤會,或因為其它的原因,總之,愛與恨之間的距離有時竟然是那麼近。

小龍怎麼也不敢相信,與他相戀三年的女友竟然做出了讓他悲痛欲絕的事情!然而,這一切卻真的發生了。確切的說,小龍也曾經懷疑過這段感情,他總是覺得小白愛上一個儀表平平的他,是一個意外,或者她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小白究竟是為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