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作動機我的寫作動機通常都很簡單,大部分時候都是因為後記
寫作動機我的寫作動機通常都很簡單,大部分時候都是因為自己的情緒變化,萌生寫作念頭大多數都是情緒不好的時候。也許隨著年齡的增大,經曆的增加,對人性和社會本質認識越深,某些時候對現實生活的期望就越少。而創作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件藝術品完成的過程,也是一種烏托邦的理想寄托,或許跟世界不如我意,推翻了自己重新創造有異曲同工之意,當然,是夢想中的世界。
親前婚後的寫作動機是感情跌到穀低的時候,對人性,愛情都失去了希望,覺得世界一片灰暗,開始回味過去曾經有過的美好,即使是最微妙,最不容易重新想起的。希望有一個故事,故事裏有夢想中的良人,夢想中的溫馨生活,所有的醜惡都變成一笑而過的滑稽和玩笑,其實又何嚐不可呢?很多人生中的悲傷,尷尬,難過,痛苦,用卡通的眼光去看,多說兩句,“我完蛋了”,“嗚,嗚怎麼會這樣……”,“沒關係,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或許人生多些曲折的同時,也多了一些戲劇,樂觀和明亮。
人物塑造緹墨非關於這個人,其表層有一個真實原型,人物內心及更多的發展就是我的虛構了。
原型也叫緹墨非,是英文的TIMOTHY。身高相貌跟小說裏描寫差不多,除了是黃頭發藍眼睛,是番人:)。緹同誌那時候28歲,在學校辦公室的電腦房打工,麵孔是番邦人士裏麵少見的漂亮清秀,身材卻高大強壯。牙齒很白,笑容很溫暖。喜歡穿白短袖T恤淺藍格子外套,牛仔褲,白球鞋,背著大背包拿著飯盒進進出出。緹同誌在那間辦公室待了將近八年,從進大學一直念到健康科學博士。待很長的原因是工作簡單,有閑心啃書寫論文,此人的電腦背景全是自學成才,學習原因很現實,“MONEY”,哈哈,他自己誠實承認。)他走的時候是考入醫學院,現在估計已經踏著地獄烈火出關,變成真正的緹醫生了。
安安關於這個人,有些偶的經曆,當然是最平淡最不誇張那部分,什麼左青龍右白虎跟偶萬萬沾不上邊,至於性格相貌跟俺就完全不搭了。跟偶差不多的經曆有些辦公室那部分,比如說脫線的見麵會,包括詭異的照片事件,。安安的某部分性格是我自己所欣賞的,堅強豪爽脫線搞笑死心塌地那部分。偶有一個損友跟她更象些,估計偶寫著寫著就潛移默化的寫進去了。那位損友是偶遇到的第一個自私得光明正大卻讓你不討厭反而無可奈何的類型。
羅莉真有其人,在緹同學離開不久,就賣車賣房去了華盛頓的一家醫學院工作,她說要去找個好老公,我說醫學院裏的教授大部分是老頭跟肥肥,她說緹墨非就不是,或許能再碰上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