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你將飛翔,在我們雙手的捧托下振翼、騰空,回頭再回頭、不舍再不舍,終於一扭頭,直上雲霄……
永遠不老的愛
自從兩年前,我出版了《做個快樂讀書人》,就接到許多讀者的來信。信的內容差不多,都是說他們羨慕小帆,有我這麼一個好爸爸。
也有讀者說,我是他的偶像,不是像劉德華或李奧納多那種,而是“偶像老爸”,甚至在信的一開頭,不稱我為劉老師,直接叫我“墉爸”。
還記得去年冬天,我在大陸的某個城市為讀者簽名,有個看來像大學生的女孩一直盯著我,露出很不平的表情說:“為什麼我爸爸跟你是同一年生的,我爸爸看起來卻比你老得多?”
在她的表情裏,我感覺一種很複雜的情懷。她好像既怨我,又怨他父親;還好像怨這個時代,害她父親太辛苦。
當時我對她說:“不要怨,你的爸爸可能外表看起來比我老,但是你要相信他對你的愛,就像我對我女兒一樣。一樣那麼深!”
可不是嗎?我常想,如果我不寫出《超越自己》那一係列作品,誰知道我對兒子“深深的期待”?如果我不寫出《做個快樂讀書人》,誰又能感受我對女兒“溫溫的愛”?
問題是,這世上絕大多數的父母,是不會把愛寫出來的。於是“訓了就訓了”,孩子隻覺得挨了訓,十分傷心,甚至不平,卻不知父母在嚴詞之後,有多少殷切的屬望。
換個角色,如果我成為她的父親,卻可能在訓話之後,寫出兩千多字的文章,把自己的心靈攤在孩子麵前,告訴他最重要的幾個字:“罵歸罵,其實都因為爸爸愛你。”
我給孩子寫文章,總在事情發生之後,心平氣和了,再動筆。我孩子讀我的文章,就更是在事情之後了;不再與父親麵對麵,而是麵對父親坦白的文字。
所以如果讀者覺得我是模範老爸,而自己的不是,極可能因為自己的爸爸沒寫出來,極可能因為自己沒有細細揣摩“老父的心情”。
哪個父親不犯錯?
哪個父親不流淚?
隻是父親的錯,別人見不到,卻常被自己的孩子見到;自己父親的淚,孩子見不到,是父親偷偷一個人往肚裏吞。
記得多年前,我看過一部描寫印度黃包車夫生活的電影——《歡喜城》,拉黃包車的爸爸在大雨天,客人給他一筆車資,等著他找錢,他居然沒找,轉身跑了。
明明那車夫不對,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卻暗自為他高興。因為我知道他小女兒等著父親買糖回家,他的大女兒等著父親存足了錢買金飾,才能出嫁(印度一年有成千上萬的少女,隻因為等不到嫁妝而心碎自殺)。
自從看了那影片,我對每個虧待我的男人,都有了另一種想法。當我吃虧之後,常猜想:“他家中一定也有等著他的孩子,在他回家時,撲到懷裏,看他從口袋裏掏出好吃的、好玩的……”
我是一個平凡的父親,一個也會犯錯、也會迷失、也會偷偷落淚的父親,如同每個人的父親一樣。
在本書的結尾,我要告訴每位小讀者,如果你覺得你爸爸對你不夠好,怨你父親沒有像我這樣,輕聲細語地對你說話,很可能,你錯了。
錯不在他沒表達,錯在你沒有去體諒。
試著去聽聽他的心聲吧!
從父親疲倦的腳步中,從爸爸汗濕的衣服間,從父親大作的酣聲裏,甚至由爸爸火暴的眼神中,去探索他內心的掙紮與痛苦,去聆聽他對你的深深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