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瑜對那部電影的記憶也頗為深刻。當時還是初中吧,冬日的午後,將家中所有窗簾都拉上,隻餘床頭一盞橘黃的台燈放出溫暖的光亮,然後,一個人,裹著被子看。
“印象最深的是安靜的充滿書香的圖書館裏,淡金色的陽光暖暖地灑進來,潔白的窗紗明亮而輕快。微風拂動,柏原崇修長的身影若隱若現,他倚著牆,頭微微埋低,手裏捧著書。清秀純真的臉龐,忽明忽暗。微風輕描淡寫,狀似無心地拂過他的劉海,細長的眉,筆挺的鼻,薄薄的唇,如夢如幻的美少年。少女偷偷地笑了,安靜恬然。或許,就在這一刻,青澀的初戀,在悄悄地萌芽。隻是他們都不知道。
《情書》,無疑這是一部唯美的愛情片。題材不算新鮮,最吸引人的是它獨特的敘述方式,從容不迫,娓娓道來。乍一看出乎意料,細想又在情在理,曲曲折折,山重水複,不到最後一刻,你無法真正看見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
我看過很多遍,每次都會被期間純淨,青澀,微妙,含蓄的初戀心事感動且唏噓不已。那種欲說還休,欲言又止的心情,總教我深深動容。
藤井樹需要的是回憶,而對渡邊博子來說,她需要的卻是遺忘。所以,影片的一開始,她向天國的戀人投遞了這樣一封情書,內容很簡單:你好嗎?我很好!透出的確是一份舉重若輕的哀傷。所以,她會在一片皚皚群山之間,在雪地上,在日出前,一遍又一遍地喊著簡單的問候,令人肝膽俱碎!
初時,我不完全懂得。現在,倒是有些明白了。因為時間的魔法師給這樣刻苦銘心的愛戀施了咒,越陳越醇,深入骨髓,萬語千言也已經道不盡心中的那份情意。
影片的結尾,是一群女學生去告訴藤井樹《追憶似水年華》中的秘密,那幅她的側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像藏在他的心靈最深處。還能說什麼呢?無話可說,最終還是用手揩揩眼睛,倔強地,不讓眼淚流下來。
因為這部電影,我特意去讀了那本《追憶似水年華》。說來汗顏,實在晦澀啊,簡直意識流,我嚐試努力了數次,最終還是停在第九頁。”
彼時蔣慎言正堵在路上,看著大排長龍的車流,他煩躁地擰開無線電,剛好就聽到她的節目。坦白說,她的聲音很有特色,風火起來那也是連珠帶炮式的火爆,感性時候居然也可以極其熨帖人心。就像現在,他閉上眼睛聽著她將一部喜愛的電影娓娓道來,那聲音無疑是天籟,他似乎可以想象她坐在錄音室,帶著耳麥,嘴角泛起微笑。於是,堵車也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他微微勾起唇角,笑意漾在晨光之中。
蔣慎言從來對上海沒有好感,但現在,因為有顧子瑜,他漸漸竟然也很喜歡這裏了,而且逐漸體會到這繁華都市裏一直不缺乏的那種精致的、俗中作雅的情趣。
顧子瑜現在跟他在一起也已經完全不曉得要緊張了,在他麵前耍賴、發懶、潑皮、搗蛋、古怪、囂張、惆悵……總之,怎麼自在,怎麼自我,就怎麼來。
周末的時候,她會積極安排節目。倒也不是轟趴、酒吧之類的囂張玩法,畢竟都不是學生了。但是,她就是懂得自得其樂,很知道享受生活,誌在逍遙自在。
周六注定懶散邋遢。雙雙癱在地毯上,背靠著沙發,一季接著一季地看美劇,有時甚至一整天重溫《老友記》,也看動畫片。邊吃零食邊喝可樂,餓了叫外賣,吃撐了就捧著肚子用腳趾按遙控機。晚上會去電影院,顧子瑜是這樣迷戀那個虛構但絕美的世界,寧願沉溺其中,相信鏡頭裏的忠義與堅貞,矢誌不渝與悲歡離合,在別人的故事裏留下最真誠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