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 生(1 / 1)

大明萬曆45年(1617年)六月初五晚,京城城南兵馬副指揮使周奎家誕下了一個男孩.據周府家人傳出,此子出生當時天生異象,晚上明明月朗星稀,突然風雨大作一道閃電直入周府,隨即周夫人生下一男孩.

一早周府大廳上,周奎正踱著步來回轉圈,兩個兒子周文炳和周文耀在邊上陪著,大氣不敢出.原本老爺中年得子該是喜不自勝,可偏出這奇異天象,也不知是好還是災.周奎暗自在想:最近風傳皇上龍體欠安,朝上又東林和閹黨鬥的你死我活,原本明朝武官地位低,朝堂之上的事不關己,現如今家出異端,正想著,耳邊傳來”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夫人請老爺為小少爺起名”,兩個老媽子抱著剛出生的孩子來到近前.

周奎一沉吟:”就叫文瑞吧,抱過來我看看”.抱來一瞅,這小子烏溜溜睜著兩個眼珠子直看著自己,好象有什麼想法似的.哈哈,一看孩子長的俊俏,又一副老成的樣子,周奎本是武人也就想開了,”來抱抱”.

周文瑞盯著眼前的老爹,心裏感慨萬千,前世出差北京,突發奇想去了趟景山,一個旱雷竟然給劈到女人肚子裏了,鬱悶著呢,看著眼前這便宜老爹,正琢磨是什麼朝什麼代呢,看著樣子,還算有錢,好象還有點官威,嘿嘿還不錯,逗他們開心下,當下在周奎懷裏就列開嘴笑了.

這下周奎本是中年喜得子,又見著剛出生的孩子喜氣洋洋的景象,頓時愁悶一掃,吩咐管家去各親朋好友處下貼報喜.

轉眼過了兩年,周文瑞基本搞清現在的情況了,是明末啊,還有三十來年可就要亡國的啊,雖然時空不同,但看著,聽著眼前的人和事,恐怕是不大妙.這老爹在曆史上名聲可不太好,記得書上說的是:又貪錢又怕死,皇帝借錢,他都敢不借(崇禎十六年為了發兵餉,崇禎命大臣貴戚捐資,周皇後的父親周奎拚命喊窮,隻捐銀一萬兩,崇禎要他加到二萬,周奎暗中向周皇後求情,周皇後給他五千兩,周奎獻出三千兩,自己賺了兩千兩。後來闖王進京單從周奎家就抄出現銀五十二萬,奇珍異寶無數。),哎,看樣子得靠自己啊,現在還是天啟年離大亂還有些日子,況且現在這副小身板也不成啊,做點低調準備吧.轉頭就央著母親說要念書。

周夫人大奇,隻當是童言就說:乖孩兒,真懂事,你還小,讀書還得過兩年.

“母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邊小文瑞有點急,直接拽文出來唬得母親目瞪口呆.

“孩兒你這話是誰教你的啊?’

“是孩兒聽父親同兄長說的.”文瑞急忙掩飾.

“要不我來教弟弟識字吧.”在一旁的大姐玉鳳說話了,”那好吧,你就教他識幾個字吧.”

周夫人也不當回事,隨口就應了下.

第二日,姐姐玉鳳就開始教文瑞三字經,誰曾想隻一遍,這小孩就完全能背,不幾日開蒙的那幾本書都已會背,這時的婦女講的是女子無才是德,玉鳳也教無可教,就讓他自己去書房看書,原本書房是老爺應該常去的地方,偏生周老爺是個武官,雖也粗通文墨,卻不喜歡呆在書房,除了有時在書房見個客,間或寫個公文一般這書房是不來的,當然書還是全的,要見客人麵子還是要的.至此周府書房基本屬了全家最小的一個.還好姐姐玉鳳是個嚴謹的性子,也不曾在爹娘麵前多說什麼.照顧文瑞那丫頭也很懶,隻要小少爺不哭不鬧亂子,也就隨他去了,隻是跟的緊,辛虧不識字,否則肯定嚇一跳。

轉瞬又過了五年,五年裏周文瑞可不敢閑,拚命回憶前世記憶,好在前世書雖讀的不好,到底是多400年的知識,把能想起來的東西基本編了個冊,因為寫的簡體字又多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也不愁人家看見,隻當是小孩亂畫。大姐玉鳳每每來看弟弟也隻當他小孩心性,沒耐心讀書,並不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