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是一朵危險的火花,能引爆憤怒的自尊心這座火藥庫。
——赫爾岑
一般情況下,我們指責別人的過錯,自己可從中獲得成就感,覺得大快人心;自己遭受別人的指責時,心情一定低落沉悶,甚至把對方恨得牙癢癢。正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別人的指責,所以經常為了小事而發生爭執,其實他們不知道指責隻會使雙方的緊張關係雪上加霜,一旦不滿的情緒爆發出來,就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都會成為致命的殺機。
有個小夥子和朋友外出喝酒,晚上十二點多回到工廠宿舍之後,他並未立即上床就寢,還準備吃點心。燈光影響到同宿舍的其他同事,其中有一名李姓同事平時與他在工作中已有矛盾,這時又看見他不睡覺而打擾到別人,於是怒氣頓生,大聲指責起小夥子來,雙方因而發生爭吵。
爭吵之際,兩人打了起來。李姓同事從床下拿出一根木棒毆打這位喝了酒的小夥子,使其頭部受傷,但小夥子也不甘示弱,馬上從床鋪下取出一把水果刀往李姓同事的腹部猛刺數刀,直到對方受傷倒地為止。
事後同事們隨即將李姓同事送醫院急救,最後仍因傷重不治而亡;而小夥子發現事態嚴重,急忙收拾行李準備離開,但仍被及時趕到的警察逮捕移送法辦。
雙方各逞一時之快的後果,換來的卻是無法彌補的遺憾,無論怎麼算都劃不來。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一犯再犯呢?因為人最大的通病,就是喜歡指責別人,不喜歡被人指責。
美國企業家亨利·愷撒說:“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遇到阻礙。我小時候,喜歡穿溜冰鞋上學,跑得愈快,風的阻力就愈強。人生也是如此,自己愈激進,抵抗也愈強。當我在公司遇到與同事意見不合的情況時,我們會立即徹底地討論,在彼此的討論中,會發現有一股不可思議的良知在引導著我們。”
沒有人願意受到別人的指責。尤其是不懷好意的責罵,隻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同樣地,當你在指責別人時,別人一定會變本加厲地回報你,雙方你來我往,很可能演變為激烈的衝突,從而造成無法收拾的場麵。指責雖然能夠為自己換來一時的痛快,但結局可能是悔恨。其實一味指責別人,並非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有時還會使對方更為反感,從而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有句廣告詞說得好:“刮別人的胡子之前,先把自己的刮幹淨。”指責別人隻會顯露出自己的器量狹小,雖然得到一時的滿足,事後卻得背上“小家子氣”的惡名,因此得不償失。
假如我們減少對他人的指責,而多自我反省,不但能安撫自己的情緒。而且還會減少對別人的指責,同時更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爭執。當生活中沒有爭執時,我們就會天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