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後,秦嶺十萬大山,山中有一山峰“土網山”,山腳有一礦場,名曰“土王礦場”。
雖稱其為礦場,實則一土匪窩。礦場唯一出口,便有山寨——“土王山寨。
“土王山寨”可是秦嶺大山中,有名的山寨。
據說,百年前,土王山寨,當時,不過一不起眼小村寨,距離土王一百公裏外,有一座烏鴉嘴山,山上住著一窩土匪。
起初烏鴉嘴土匪,不知何故,並沒有搶劫土王山寨,怎奈,烏鴉嘴周邊村落,走的走,散的散,最後,唯一剩下的,便是烏鴉嘴那群土匪,他們人數並不多,二十餘口。
土匪都有一個共性,那便是欺軟怕硬。其實,烏鴉嘴山周邊,不過百餘裏,五六個山頭,隨處可見,大小各異村落。
隻是,他們沒那膽子去搶而已。因為,這些村落,都有一個共通點,
如今,隻能對沒人管的,三無地帶進行搶劫......
於是乎“土王山寨”的洗劫命運,稀裏糊塗的界定了。
至那以後,每逢十五、三十,土王山寨,便要被洗劫一次。
......
不知怎的,土王山寨,並未因被洗劫,而窮困潦倒,相反,洗劫之後的土王山寨,越發富足,究其原因,不得而知......
那段日子,可以說是,烏鴉嘴土匪,最自在最逍遙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常,山寨兄弟,到山下,石門集喝酒,醉酒,不小心說漏嘴,將土王山寨,傳來出去......
這下,捅馬蜂窩了,石門集周邊大小土匪,一窩蜂朝土王山寨聚攏而去.....
土王山寨可以說,命途多舛,土匪洗劫就罷了,關鍵,次年夏季,一場瘟疫,差點,讓土王山寨亡村滅種。
前有瘟疫,後有賊匪,山寨村民真到了生死關頭,毫無辦法之下,他們找到了,當時石門集所屬的德陽縣縣令,周扒皮。
令土王寨村民,萬萬沒想到,石門集周邊土匪,賄賂周扒皮,讓其故意責難土王寨。
俗話說:“拿人錢財**。”
還別說,這周扒皮別的本事沒有,唯一的本事,便是講信用。
這不,土匪前腳剛離開,土王寨村民便來到縣衙,捕快帶領下,很快見到了周扒皮。
山野鄉民,脾氣耿直,見到周扒皮後,也沒廢話,便直接將瘟疫之時,告知於周扒皮。
周扒皮心裏早有準備,因為,石門集二王山,匪頭羅玉鳳,之前,已派人告訴過他,理由早就想好了。
期間,任由村民怎麼哀求,周扒皮始終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哀求無果,脾氣火爆的村民,便以上山入匪為由,企圖威脅周扒皮,迫使他答應此事。
樸實無華的土王山村民,哪曾想,眼前這位衣冠禽獸,發際之前,實打實草莽土匪,威脅土匪,真有點雞蛋碰石頭的味道。
結果,不言而喻,事情不僅沒解決,還被捕快亂棍轟出縣衙.....
時下的土王山村民,真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無奈之下,村民隻好回土王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