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朔州兵敗(1 / 1)

萬盞金燈照亮深宮大殿,一層層繡紋繁麗的雲帷靜垂於龍柱之間,那龍柱上的兩條龍,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

楚帝展卷而閱,一見之下,連一向沉穩持重的丞相悉仲竟驀地直起身子,臉色大變;“朔州兵敗。”

楚王淡淡揮了下手,然後閉了閉眼:“二十萬王師葬身朔州,文老將軍身受重傷,朝中自此已再無可用之將。眾卿以為——寡人該如何?”

現在唯有五皇子楚裕拜將領兵,獨撐大局。如果此一役慘敗,帝都將再無拒敵之軍,恐怕將名存實亡。

“大王,微臣以為,贈上朔州以南五座城池,以求和乃是上策。”(此人乃戶部潘世仁。)

“求和?潘大人以為,我們給了燕國城池,就能換來一時苟安?這燕王的野心,難道就隻在區區五座小城?”丞相悉仲說道。

“不戰則亡,臣請出戰!”一名武將出列,跪了下來。

“大王!國難當前,若是不奮勇迎敵,而卑躬屈膝,以國土易和平,隻會強燕而弱己,貽害無窮!”

“此事容後再議。”楚王不為所動,隻淡淡一句

“大王!燕軍兵臨城下,楚國已經岌岌可危,此事容不得延後!”

“休要多言,寡人……再考慮一下。”

萬籟俱寂的長夜,四周不聞一絲響動,大殿深處忽然響起急促的腳步聲,在這樣的寂靜裏顯得格外突兀“璿璣公子派人前來報信,明日大殿陛下會派王爺前往朔州抵禦燕軍。”

消息從何而來,難道到楚帝身邊都有薛韶華的人,想到這裏子淵渾身一震。

楚裕俊眸淡挑,黑沉沉瞳仁猶如深不見底的漩渦,一瞬間寒意噬人“恐怕父皇早已想好萬全之策,由不得我不從。”

次日早朝,楚帝提及燕軍大軍來犯,要派大楚將領領二十萬大軍前往朔州迎戰。

二十萬大軍加上原先鎮守朔州的五萬,以二十五抗擊燕軍五十萬精銳,無疑以卵擊石!

“朕命你親率二十五萬大軍趕赴朔州城,抗擊燕軍,揚我軍威!”

拿出早已擬好的聖旨。

“臣!接旨!”

明明知道那個人最在意的就是他的王位。

幾乎滿朝文武都認為楚國已陷入最危險的境地,可薛韶華知道,事情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嚴峻。朔州雖然形勢險峻,以二十五萬楚軍加對燕國五十萬大軍,並非全無勝算。

一身雪白的衣衫輕輕鼓動,烏發飛揚,他靜靜地站在那裏,說:“如果用生命換取國家的安寧,韶華自然欣然前往。”

一雙清冷威嚴的眸子在會聚在軍前的一眾高階將領身上緩緩掃過,陡然與那清冷目光相接,卻被那道目光中透出的毫不掩飾的銳利駭住。

“作為一個戰士,應該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戰,為什麼死。…。”

“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

(楚裕清楚地知道一場戰爭中,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不是軍備,不是後援,而是士兵的士氣)

戰鼓被敲響,隆隆的鼓動人心,恍然置身沙場般。

城樓之上楚王,左手一揮,大軍立即出發,一襲麒麟鎧甲的楚裕轉身前行,策馬走在軍隊的最前端,薛韶華策馬跟在他的身側,軍隊隊列整齊有序亦步亦趨的漸行漸遠……

楚王鳳眸斜睨,問道,“那個白衣男子是何人?”

身旁的太監總管恭敬的拱手,“回皇上,奴才聽說是薛家次子薛韶華,身體有疾,一直在南山養病,剛剛才回盛京。”

“薛韶華…”薄唇輕念……鳳眸幽深,讓人看不出他此刻的情緒。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寒風凜冽,楚裕命人通知後方將士停車休頓,原地休息。

很快升起一堆堆篝火,將士各自圍坐一旁,溫暖的火光映照了每個人的略顯蒼白的臉,總算溫暖了些。隻見楚裕正在不遠處與將士談話,似乎聊的很是投機,他毫不避諱的接過士兵手中的幹糧,豪邁的大快朵頤。

經過幾天的兼程趕路,終於在第二日的晌午到達朔州。

朔州城守城的將士一見到援軍來到非常高興,看到楚裕,立即跪地迎接,“參見殿下!”

“大家請起!不必多禮了!”扶起身前的將領,向其身後的士兵叫道,“情況如何?”

“王爺請隨我來!”文老將軍之子文昌走在前麵,走到城樓之上,指著城外不足五十米外的營帳道,“王爺請看,燕軍就駐紮在城外,采用車輪戰,我們已經有些疲於應對。”

楚裕的黑眸,微微眯起,思量著……

薛韶華走進城樓邊緣,巡視一圈,看著城下的燕國軍隊,“以弱勝強,以少搏眾,無外乎險勝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