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體態和身姿(1 / 3)

儀態是指人在行為中的姿勢和風度。姿勢是指身體呈現的各種形態(體態和身姿);風度則屬於氣質方麵的表露。

瀟灑的風度、優雅的舉止,常常被人們羨慕和稱讚,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往往可以憑借一個人的儀態來判斷他的品格、學識、能力和其他方麵的修養程度。

另外,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的感情流露和交流往往借助於人體的各種姿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體態語”。它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在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

人類身體的各部分器官,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姿勢不好,器官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長時間保持某種不正確的姿態,還會使體形改變。有的人認為隻要自己身材好,就不必注意個人的儀態,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身材再優美,如果姿勢不好,也是不會好看的。所以,一個人的身姿和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體態是人體帶有某種意義的活動和姿態。各種體態和身姿都在有意無意地反映著人們的思維活動,產生這樣和那樣的效果。比如張開雙臂、撫摸、微笑、點頭、站立、坐下等,都是體態和身姿的表現。在國內交往和涉外活動中,體態和身姿屬於基本禮儀的範疇。良好的體態和身姿,能幫助你獲得工作的成功,並給周圍的人留下彬彬有禮的印象。

一、站、坐、走的姿勢

美的體態是人們所推崇的,正如俗話所說:“站如鬆,坐如鍾,走如風。”“站有站相,坐有坐樣。”可見站、坐、走的姿勢都有一定的規矩,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要求尤其嚴格。

1.站的姿勢

站姿是生活靜力造型的動作。優秀而典雅的站姿,是發展人的不同質感動態美的起點和基礎。對站姿的要求是“站如鬆”,其意思是站得要像鬆樹一樣挺拔,同時還需注意站姿的優美和典雅。標準的站姿要求上半身挺胸收腹,精神飽滿,腰直,雙肩平齊、舒展,雙臂自然下垂(在背後交叉或體前交叉兩手相搭也可以,但不要兩手抱肘),兩眼平視,嘴微閉,麵帶笑容;下半身雙腿應靠攏,兩腿關節與髖關節展直,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中間,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女士站立時,雙腳呈“V”字形,膝和腳後跟應盡量靠緊;男士站立時,雙腳可稍稍叉開,但最多與肩同寬。駝背、躬腰,兩眼左右斜視,一肩高一肩低,雙臂胡亂擺動,都影響站姿。

站著與別人談話時,要麵向對方,保持一定距離,太遠或過近(特別是對異性)都不禮貌。

姿勢要站正,可以稍稍彎腰。但身斜體歪,兩腿叉開很大距離,雙腿交叉或倚牆靠桌,手扶椅背,雙手插入口袋等,都是不雅觀和失禮的姿態,這樣會破壞自己的形象。在正式場合,不要下意識做小動作,如擺弄打火機、香煙盒,玩弄衣帶、發辮,咬手指等,這樣不僅顯得拘謹,給人以缺乏自信和經驗的感覺,而且有失儀表的莊重。站得太累時,可變換為調節式站立,其要領是:身體重心偏移到左腳或右腳上,另一條腿微向前屈,腳部放鬆,但上身須保持正直。兩腿交叉站立的姿勢,是十分不雅的,這是一種輕浮的舉動,極不嚴肅。手也不能插在腰間,這是一種含進犯意識的姿勢,如在男女之間還有“性的侵略”的潛意識;也不可雙手插在衣袋中,實在有必要時,可左手或右手插於左、右前褲袋,但時間不宜過長。

另外,雙臂交叉抱於胸前的姿勢在世界各地都被人們普遍用來表示防禦性與消極的態度。美國體語學大師阿倫·皮斯曾有這樣一次實踐:在一次巡回演說中,他故意誹謗在場的幾位德高望重的人士,然後在言辭攻擊之後,立刻要求在場的每個人都保持原姿勢不動,結果發現約有90%的人是交叉雙臂的姿勢。所以,與人交談時,要避免這幾種姿勢的出現。不正確的站姿常常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正常的交流;同時也暴露出個人修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