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 明熹宗天啟五年(袁承誌2歲)
五仙教何教主去世。
《碧血劍》第15回:雲南五仙教的鎮教“三寶”被夏雪宜盜去,何教主雖然嚴懲了妹妹何紅藥,三寶終未複得,鬱鬱而死。教主遺下一女,名何鐵手,年方五歲,繼任教主。老教主為了讓女兒練成祖傳絕技“金蜈鉤”,從小將其左手割去,裝上帶毒的鐵鉤,說是兵器拿在手裏,總不如幹脆裝在手上靈便。“何鐵手”之名由此而來。小教主雖然未得父親親傳,卻得到教中高手的授業。十歲起練習“金蜈鉤”,練了十三年,許多秘傳仍未得精要。按第15回(1643年):“先父過世之時,小妹還隻五歲。十八年來,哪裏找得著這位前輩?”第16回:“我練了十三年,還不大成。”第18回:“她五歲那年,父親便即去世。”
明朝錦衣衛安劍清之女小慧出生。
《碧血劍》第13回:江湖老拳師楚大刀,當年收留一個凍餓瀕死的孤兒安劍清,將他一手養大,教了武功,還把女兒安大娘嫁給他。這一年,小兩口也生了個女兒名叫小慧。不料安劍清貪圖富貴,投入錦衣衛當差。楚大刀夫婦和兒子均為錦衣衛害死,安大娘氣忿不過,跟丈夫決裂分手,與女兒小慧在江湖上相依為命。按第5回(1643年):“袁承誌見那少女(安小慧)大約十八九歲年紀,雙頰暈紅,容貌娟秀。”
1626年 明熹宗天啟六年(李文秀6歲)
“一指震江南”華輝回故鄉哈薩克報仇。
《白馬嘯西風》:哈薩克人瓦耳拉齊化名華輝,在中原學了漢人武功,還收了漢人徒弟馬家駿。這一年,華輝、馬家駿師徒潛回哈薩克鐵延部,得知車爾庫和雅麗仙的女兒阿曼已經四歲,妒火中燒,用毒針刺死昔日情人雅麗仙。華輝讓徒弟在水井裏下毒,要把全族人一起毒死。馬家駿良心發現,下不了手,又怕師父殺人滅口,便先下手為強,出其不意地在師父背心上射了三枚毒針。從此,華輝躲在附近山洞裏運功禦毒。馬家駿更容易貌,化名計老人,住在哈薩克鐵延部裏,逃避師父的追殺。按(1638年):“李文秀道,啊,你中了毒針,幾時中的?是今天麼?華輝道,不是,中了十二年啦!”
1628年 明思宗崇禎元年(李文秀8歲)
白馬李三夫婦命喪回疆,計老人收養李文秀。
《白馬嘯西風》:早在公元640年(唐貞觀十四年),西域高昌國國君鞠文泰為了防禦唐朝的征討,造下一座曲折奇幻的迷宮,將國內的珍奇寶物盡數藏在宮中。後來。唐朝軍隊攻破高昌國,迷宮逐漸荒蕪,隱入回疆大漠。千年之後,高昌迷宮的地圖落入白馬李三手中,這一年,白馬李三與“金銀小劍三娘子”上官虹的女兒李文秀已經八歲。上官虹的師兄“梅花槍”史仲俊至今未娶,與“神刀震關西”霍元龍、“青蟒劍”陳達海意氣相投,合夥在山西省太穀縣開設了晉威鏢局,江湖上稱為“呂梁三傑。”“呂梁三傑”聽說高昌迷宮的地圖在白馬李三夫婦手上,便糾合六十三名高手,從甘涼一直追逐到回疆。白馬李三寡不敵眾,被史仲俊挾恨所殺,上官虹掩護女兒李文秀騎白馬脫身後,用金銀劍與師兄史仲俊同歸於盡。李文秀遇到好心的漢人計老丈,居留在哈薩克鐵延部。按:“一別十年,想不到呂梁三傑和李三夫婦竟在甘涼道上重逢,更為了爭奪一張地圖而動起手來。”“前麵是匹高腿長身的白馬,馬上騎著個少婦,懷中摟著個七八歲的小姑娘。”“我爹爹媽媽一定知道你的名字,我到回疆來時還隻八歲,什麼也不懂。”
“呂梁三傑”霍元龍、陳達海屠殺哈薩克人。
《白馬嘯西風》:“呂梁三傑”霍元龍、陳達海為了高昌迷宮的地圖,四處尋找孤兒李文秀。他們衝進哈薩克人居住的綠洲,大肆擄掠。哈薩克壯士蘇魯克的妻子和大兒子都在這次劫難中喪生,隻剩下他和小兒子蘇普。蘇魯克對漢人充滿仇恨,教導十歲的蘇普要永遠憎恨真主降罰的漢人。按:“蘇普比她大了兩歲,長得很高,站在草地上很有點威武。”
1629年 明思宗崇禎二年(袁承誌6歲)
十二月初一,明朝抗清名將袁崇煥蒙冤入獄。
《碧血劍》第1、2回:年輕的崇禎皇帝繼位之初,十分器重袁崇煥,擢升為兵部尚書。1628年,寧遠和錦州因朝廷欠餉相繼發生兵變,袁崇煥奉詔前去安撫。當時後金努爾哈赤已經去世,其子皇太極繼位。袁崇煥出於對國家財力和軍隊戰鬥力的考慮,就皇太極提出的和平建議進行積極交涉。1629年六月,袁崇煥視察皮島駐軍毛文龍部,以專製悖逆、濫殺冒功、觀望養敵等罪狀,將毛文龍當場處斬。崇禎皇帝表麵上對“議和”和“殺毛”事件表示嘉許,內心卻充滿疑懼。十月,清兵進迫京城,袁崇煥揮師勤王。崇禎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於十二月初一將袁崇煥逮捕入獄。主帥蒙冤,部下趙率教、滿桂和抗清大將孫祖壽憤而出戰,先後陣亡。參見金庸《袁崇煥評傳》。
1630年 明思宗崇禎三年(袁承誌7歲)
八月十六,明朝崇禎皇帝殺大將袁崇煥。
《碧血劍》第1、2回:袁崇煥蒙冤入獄後,朝野有識之士紛紛上書解救。崇禎也知道袁崇煥的“謀叛”之罪不實,卻為了顧全皇帝的麵子,於八月十六執意將袁崇煥淩遲處死。當時袁承誌隻有七歲,孫祖壽的弟弟孫仲壽,帶著袁崇煥舊部心腹,將承誌從錦衣衛手中救出,盡心撫育,密謀複仇。袁部大將祖大壽和何可綱,在袁崇煥下獄之時就反出北京,經袁崇煥在獄中修書相勸,才帶兵重回戰場。祖大壽因此遭崇禎疑忌,浴血沙場卻得不到增援,以致在大淩河被皇太極重重圍困,不得已而投降清軍。按:“袁督師被害之後,留下一位公子,那時還隻有七歲。”
明朝程氏兄弟慷慨報袁公。
《碧血劍》第10、17回:程本直、程本剛兄弟是布衣百姓,與袁崇煥素無淵源。程本直對袁崇煥欽佩不已,投在袁部辦事。袁崇煥被捕後,程本直上書皇帝,列舉種種事實,為袁崇煥辯白,請求釋放讓他帶兵衛國,程本直在最後還要求為崇煥而死。崇禎大怒,將他下獄處死,完成了他的誌願。程本剛不忿兄長被害,化名程青竹,設法投身皇宮,當了崇禎的侍衛,伺機行刺昏君。崇禎有個小女兒九姑,在袁崇煥遇害時才三歲,她小時候貪玩,曾跟程青竹學武。後來程青竹行刺崇禎不成,反為侍衛所擒,囚禁待斬,幸得九姑半夜裏悄悄放他逃出皇宮。程青竹在河北建立青竹幫,幹些黑道上沒本錢的買賣,數年之內,名動江湖。程青竹與徒弟九姑再次相遇,是在1643年六月袁承誌運送珠寶北上之時,當時九姑十六歲。按第9回(1643年):“見她十六七歲年紀,神態天真,雙頰暈紅。”程青竹行刺崇禎的時間不詳,大致在1640年左右,當時九姑十三四歲。程青竹花了三年時間,使青竹幫名動江湖。
1632年 明思宗崇禎五年(李文秀12歲)
漢族女孩李文秀傷心地離開蘇普。
《白馬嘯西風》:李文秀隨著計老丈住在哈薩克部落,與哈薩克男孩蘇普相識。他倆一起牧羊,一起講故事,一起唱情歌。蘇普在李文秀受到野狼襲擊時,奮不顧身殺死野狼。蘇普接近漢人女孩,受到父親蘇魯克的鞭打。李文秀為了心上人不再受到鞭打,再也不與他見麵,把他送的那張狼皮,悄悄地放在哈薩克最美麗的姑娘阿曼家的門口。按(1640年):“隻聽蘇普續道:她叫做阿秀,後來隔了八九年,一直沒再見到她。……說到這裏,在蘇普和李文秀心底,都出現了八九年前的情景,在小山丘上,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並肩坐著照顧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