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為什麼拚到最後還是業績說話?(1 / 2)

在職場中打拚,最終決定你高度的並不是溝通技巧的熟練與否而是實在的辦事能力。當你維持著“重量級”的工作水準,便很容易得到領導的信任。一個能做出令領導“歎服”業績的人,以後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因為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了。

很多員工平時喜歡誇誇其談,不停地吹噓著自身的能力,好像他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物”,並沉浸在同事羨慕的目光中沾沾自喜。沒想到那些“嘴上功夫”了得的人一旦接到了領導分配的任務,便會漏洞百出、錯誤連連。經常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在手忙腳亂中變成了一隻泄了氣的皮球。雖然平時與領導關係很親密,領導也提拔重用他,但最終也會被他“可憐”的業績弄得無可奈何。由此可知,隻重視溝通技巧並不等於擁有了成功的法寶,你的職場命運還是要靠“業績”來說話。

業是任務,績是結果,業績的意思就是工作的完成程度。不管你承認與否,工作能力始終是與你的職業高度掛鉤的,當你維持著低水平的工作業績,不管怎樣努力提高各種輔助技巧,都是很難升到令你滿意的崗位上的。

李晨與王林畢業後一起分到一家廣告公司,但兩人的性格卻大不相同。李晨是一個很能“侃”的人,與任何人都“自來熟”。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李晨很快獲得了部門領導的賞識。與李晨相比,王林顯得比較老實木訥,每天在業務中埋頭苦幹,一年下來,憑借出色的業績也在公司建立了威信。

隨著一年一度展會的來臨,集團公司向每個銷售區域派出一個主要負責人,監督指導當地分公司的展會布置工作。李晨成為華北區展會負責人,而王林則成為華南區展會的負責人。

李晨一下飛機,就被當地分公司接到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隆重的待遇讓他更加“浮誇”。他以為展會有分公司布置就可以了,自己隻不過代表“上級領導”過來“指導指導”,走走形式,便把公司領導的囑咐拋到了九霄雲外。每天除了四處遊玩,就是在賓館中舒服地睡大覺,完全不去過問展會的事情,隻是在最後一天“抽空”去會場看了一下。看到氣派輝煌的展台,他更加誌得意滿。展覽開始了,人群爆滿,李晨隻盯了一天,接下來就還是“不務正業”了。誰料想在展覽的最後一天,可能是天氣炎熱的原因,展台突然起火了。頓時人群慌亂起來,所幸火勢不大,很快就被撲滅了,再加上已經是展會最後一天,在場的人群少了很多,仿佛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王林到達目的地之後,也被當地分公司接到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好好接待。但他始終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當天晚上就奔赴展會現場,嚴格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的進展情況。每天還抽出時間來向當地分公司負責人了解分公司業務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對集團公司的建議要求。到了展會開幕的日子,王林更加謹慎小心,每天展會開始前與結束後,都會親自檢查一下展台的情況,並做好監督記錄。

展會結束了,各大區展會的負責人都回到了公司,進行工作彙報。李晨在會上依舊保持著誇誇其談的作風,將自己負責區域的展會“吹噓”得很厲害——會場氣氛有多麼熱烈,參觀人群達到空前的水平,展會達成多少多少單合同……沒想到領導臉色越來越差,聽到最後不悅地問:“展會為什麼會起火了?有什麼損失嗎?”李晨一下子暈了,他並不知道起火的事情,因為當時他正在賓館裏蒙頭大睡。領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順手甩給他一張當地的報紙。意味深長地說:“成績不是靠嘴說出來的。”

接下來王林開始彙報工作,他詳細地總結了展會的進展情況,並將分公司和參觀群眾對集團公司業務的各項疑問做了一個彙總,還按照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議,公司的幾位領導在王林的彙報中頻頻點頭。

一年後,王林被推薦擔任華北區品牌推廣部的經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表麵現象所迷惑,認為“能說會道”的人有前途,也容易獲得領導的賞識。但實際上,這種賞識也隻是一時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領導發現經由你口中搭建的代表你能力的輝煌宮殿隻是一個空架子,完全抵抗不住一點風力的時候,多年來在領導心中辛苦累積的信任感也會隨之土崩瓦解。若要想得到領導長久的賞識與信任,唯有踏踏實實地立足本職工作,用業績來“說話”。當領導發現你的認真與努力之後,便會給你合適的機會來施展拳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