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萬物之靈,人類在文明曆程中始終沒有停止對自然環境以及對自身的研究和探索。歐洲的文藝複興帶來了人性的複蘇,這一運動的結果遍及世界後,人類的文明邁進了一大步。人性解放導致了思想上的自由和創造力的釋放,工業革命又使人類的生產力大大提高。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努力,西方社會的經濟模式對造物的關注早已上升到哲學和文化的層麵,任何一種創造現象都強調“設計”,設計已經家喻戶曉,設計已經深入到家家戶戶、方方麵麵。設計觀念對人類生產、生活、生活方式以及精神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創的文化環境導致了“設計文化”的誕生和發展,而無論設計文化的內容如何豐富,其思想核心都是“人”。

中國的改革開放對於西方文明的吸收引入了市場經濟以及產業化生產模式,大量的商品(人工產品)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而生活方式的調整和改變使我們又不得不從文化的角度去重新審視自身和世界。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了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從而不斷調整認識和發展方向,努力使差距逐漸縮小。“人性化”的時代,現代“設計文化”影響下的西方人不約而同地發現,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所開創的儒家思想至今還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這位東方古國的先哲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其哲學“人本”思想不但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中國人,也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文化。於是我們不難理解世界各地的儒學熱,也欣喜地看到美、法、日等發達國家,甚至是俄羅斯都成立了孔子學院。

如今,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中國提倡“以人為本”的執政觀念,這不但是儒學傳統的治國觀念的發揚,也是中國躋身世界現代強國的一個文化標誌。延續了千餘年的儒學思想在今天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和普及使我們為祖輩留下來的豐厚遺產而自豪。

當國人為此驕傲之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科技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仍然是第一生產力。在“科學發展觀”的治國方針下,尊重科技,與外來先進文化的交流仍然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舉措。

《人體工程學》是伴隨著全球進入現代工業文明背景下產生的一門多學科交叉、綜合的技術科學,幾十年來,隨著這門學科的不斷發展,其強大的應用性、適應性給世界性的工業大生產帶來了巨大的貢獻。在國內,《人體工程學》也越來越發揮出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人體工程學》是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為了適應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本書在內容、結構和編排上作了適當的增減和調整,增強了該書的專業針對性,突出了環境藝術的專業特色。相信越來越多了解這門學科的人都會驚喜地發現,無論是中國傳統儒家哲學,還是當代中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都在現實中一點一滴地得到體現和實施。

§§第一章 概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