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有條例規定,公車上必須給老年人和殘障人士讓位。該州還考慮製訂新措施,要求乘客讓位給老人、孕婦或病人,不然就罰款500澳元(約3100元人民幣)。在新條例中,身懷六甲的婦女、患病體弱的人以及身上背著孩子者也將獲得同等照顧。
法國 讓座需體諒老人心
在法國公共場合,地鐵或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要看情況。如果對方沒有主動意願找座位,或有什麼表示希望別人讓座,最好不要太主動讓座,尤其不能說:“您的年紀大,您坐吧。”以免引起對方反感。讓座時,隻需禮貌地說“您請坐”即可。
(資料來源:《解放日報》2006年6月5日。)
[案例4]
社會公德與良知的踐行者——曹茜
對曹茜這個名字或許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也是多次受到表彰的見義勇為英雄,同時他還是“感動青海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在榮譽的背後,許多人非常納悶,是什麼促使曹茜這個普通人做出了一件件非常之舉?以曹茜的話說:其實激勵他的因素很簡單,那就是社會公德與自己的良知。
2004年4月29日,曹茜駕駛出租車經過西寧市西關街時見一男子神色慌張前來攔他的車。上車後,男子催促他快走。這讓曹茜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妙,於是就故意延緩時間觀察情況。這時,從遠處又跑來一名男子,邊跑邊喊:“他偷了我的手機,快抓住他!”坐在車裏的男子看車遲遲沒有起步,便跳車逃跑,曹茜當機立斷跳下車猛追,最終將盜賊抓獲並移交給了警方。2005年6月26日晚上,曹茜駕駛出租車來到西寧市八一路郵局附近時聽到有人呼救,他急忙向呼救處趕去,隻見幾名男子正在圍攻毆打一名男子,後來得知呼救者遭到劫匪毆打,曹茜立即站出來製止並與歹徒展開了搏鬥,最終因寡不敵眾,曹茜身負重傷。這隻是曹茜踐行公德與良知的兩件事而已,他曾經配合警方抓獲過毒販,曾經多次為幫助他人而不計個人得失。在這幾年中,隻要是他看到不平之事或者看到了違法亂紀的事情以及需要幫助的人,他無不勇敢地站出來,給許許多多人樹立了榜樣。
見義勇為是社會公德的表現之一,一個人隻有具備了“我為人人,我為社會”的公德意識,才能有勇氣去麵對種種挑戰,為社會、為他人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曹茜無疑是我們的榜樣,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曹茜這樣踐行公德與良知的普通人,他們中有的人為了幫助別人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有的人為了社會治安的德定而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們無怨無悔,他們忠誠高尚,他們始終是公德與良知的踐行者,他們的名字也被人們銘記於心。
(來源:《西海都市報》http://www。qhnews。,記者:蘇龍。)
[案例5]
莫讓網絡成為社會公德淪喪的“重災區”
借著網絡這塊“遮羞布”,大學生張良一度沉溺色情遊戲,難以自拔。“在網絡裏,我曾經丟掉了羞恥感”,一聲感歎,道出了他對自己道德失範的追悔。
目前,我國網民已超過1億。因互聯網道德失範導致青少年行為扭曲、成為階下囚的案例為數不少。沒有道德約束的網絡就像一株罌粟,搖曳著絢爛與醜惡,吸引著一些人特別是青少年越陷越深,以致喪失自我。
今年9月份,10多萬人參與投票的“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為征集與評選活動”,評選出了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為;包括:炒作色情、暴力、怪異等低俗內容;論壇、聊天室侮辱、謾罵;網絡色情聊天;窺探、傳播他人隱私……
“網德缺失”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網上太多的欺騙,太多的隨意攻擊、發泄、惡作劇,使人們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陰暗麵;太多的不講道德規範,使不少人逐漸養成了藐視甚至反感道德規範的個性特征;凶殺、黃色內容的隨意泛濫,扭曲了許多人的心靈。
網絡道德教育包括生活在網絡社會的每個人。它不應僅僅作為應時之舉,而應該作為社會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網絡道德建設,需要網絡服務商、政府管理部門、學校等多方攜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創造促進入們思想健康發展的網絡環境。將“網德”納入公民道德建設範圍,加大打擊網上色情、詐騙等活動的打擊力度。網絡業界還應嚴格自律,清除網上不良信息,同時廣泛發動網民對網絡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
毋庸置疑,我們每個上網的人都是網絡道德的形成者,也是網絡道德的受影響者。網絡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賦予了人們更多可以翱翔的空間。快捷便利的網上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是網絡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網民急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但擁有私密性並不等同於自身的放縱。隻有每個網民自覺文明上網,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構築起抵製不良信息的“防火牆”,“網絡道德”和諧的春天才不會遠。
(來源:新華網http://www。qhnews。,記者:高文靜,編輯: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