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做的是個互聯網產品,你可以認為你的大盤子當中,擁有相關設備(如手機或電腦)的人都是你能探觸到的人,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樂觀,你要根據的你的營銷力度,取一個合理的百分比。
接下來,你要知道通過什麼途徑找到這些人。
如果你要做一個軍事題材的遊戲,很簡單,網上那些軍事社區裏的人都是你的目標用戶。軍迷這個人群自成一個圈子,圈子內部的交流又很活躍,屬於非常容易找到的一群人。但如果你的目標用戶根本不混圈子,散落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找到她們的確有些困難,可能你要花相當長的時間,等待自傳播的發酵,或者花費巨資去推廣。
最後,你還要知道這些人當中的恩怨情仇。
這一點很重要,越是小眾的領域越是黑箱化,各種曆史、典故、圈子黑話、鄙視鏈以及各種或明或暗不可觸碰的紅線,都夠你了解一陣子的。如果你的產品一不小心觸了雷,可就滿盤皆輸了。例如明朝粉兒們經常抱怨故宮的文創周邊偏著清朝,很少有明朝題材的,故宮淘寶就推出了一個明朝的係列,卻偏偏用了朱元璋那張杧果臉的畫像,明朝粉兒們一向認為那張畫像是清朝人的詆毀之作,朱元璋應該是麵如滿月慈眉善目的。這一下可是捅了馬蜂窩,微博上一片反對之聲,銷量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了。
做小眾市場,人數可能會限製你發展的上限。所以你還要算算,就算你能探觸到的所有人都購買了你的產品或服務,並且按照行業合理的留存率,3年或5年內,你的極限流水能做到多少?利潤又有多少?有時候,可能算下來的數量是很令人泄氣的,就算在這個領域內你沒有競爭對手,就算你的產品或服務讓所有潛在用戶滿意,你賺到的錢也不足以支撐你的公司上市,那麼你就需要在公司發展到適當的規模後進行多元化經營。
我出版的第一本非虛構類的書叫《人本遊戲》,是一本關於遊戲心理學和遊戲理論的書籍,我自己覺得銷量平平,但編輯告訴我,遊戲理論類的書,這樣的銷量差不多已經快到頂了。因為會去買遊戲理論類書籍的人太少,這種題材太小眾。我的第二本非文學類的書叫《引爆IP》,副標題是 “影遊漫文超級IP打造之道”,其實還是小眾的東西,但同時麵向了包含遊戲在內的四個產業,潛在用戶數量也就擴大了四倍,盡管定價比較高,但是銷量還不錯。這就是從小眾領域擴大到大眾領域所帶來的利好。你在做一個小眾領域創業方向的時候,每一天都應該去考慮,將來如何對領域進行擴大或遷移,這樣才能讓事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