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20)(3 / 3)

在我們等待聽前奏曲的時候,江青向我談起她讀過的一些美國作家的作品。她說她喜歡看《飄》,也看過這部電影。她提到約翰·斯坦貝克,並問我她所喜歡的另一個作家傑克·倫敦為什麼要自殺。我記不清了,但是我告訴她好像是酒精中毒。她問起沃爾特·李普曼,說她讀過他的一些文章。

毛澤東、周恩來和我所遇到的其他男人具有的那種隨隨便便的幽默感和熱情,江青一點都沒有。我注意到,替我們當譯員的幾個年輕婦女,以及在中國的一周逗留中遇到的其他幾個婦女也具有同樣的特點。我覺得參加革命運動的婦女要比男子缺乏風趣,對主義的信仰要比男子更專心致誌。事實上,江青說話帶刺,咄咄逼人,令人很不愉快。那天晚上她一度把頭轉向我,用一種挑釁的語氣問道:“你為什麼不早一點到中國來?”當時,芭蕾舞的演出正在進行,我沒有搭理她。

原來我並不特別想看這出芭蕾舞,但我看了幾分鍾後,它那令人眼花繚亂的精湛表演藝術和技巧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江青在試圖創造一出有意要使觀眾既感到樂趣又受到鼓舞的宣傳戲方麵無疑是成功的。結果是一個兼有歌劇、小歌劇、音樂喜劇、古典芭蕾舞、現代舞劇和體操等因素的大雜燴。

舞劇的情節涉及一個中國年輕婦女如何在革命成功前領導鄉親們起來推翻一個惡霸地主。在感情上和戲劇藝術上,這出戲比較膚淺和矯揉造作。正像我在日記中所記的,這個舞劇在許多方麵使我聯想起1959年在列寧格勒看過的舞劇《斯巴達克思》,情節的結尾經過改編,使奴隸取得了勝利。

2月25日晚上,尼克鬆訪華離京前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答謝宴會,沒有安排江青參加。宴會定在晚上7點開始,周恩來6點半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等候尼克鬆來邀請。那天晚上,政治局沒有安排江青參加宴會活動;可是,在6點30分剛過,江青突然來到人民大會堂拜會尼克鬆夫婦。江青是毛澤東的妻子,尼克鬆當然不便推托。宴會早就該開始了,江青卻不以為然。尼克鬆頻頻看手表,顯然已有點不耐煩了。江青這才站了起來,表示對不起,說她沒有空參加宴會而告辭了。周恩來在新疆廳白白地等了好些時間。

周恩來無與倫比的品格,在這次尼克鬆訪華中給他留下了鮮明的印象。他還說,他和毛澤東會晤的時間太短,又過於正式,使他對毛澤東隻能有一個膚淺的印象。可是他說,他和周恩來舉行過許多小時的正式會談和社交場合的交談,所以他能看到周恩來的才華和朝氣。

最棘手的問題

基辛格這次沒有參加任何參觀遊覽活動。他在上兩次訪華時已經看過這些名勝了。他曾風趣地開玩笑說,他是被細心的中國人用作試驗的豚鼠,來試驗時間安排和保衛措施,並看看這些外行的美國人在中國曆史奇跡麵前作一些什麼反應。他在這些時間裏同喬冠華躲在釣魚台的賓館裏逐字逐句地研究公報的每一句話。

尼克鬆訪華進程中的會談分三個層次進行。羅傑斯國務卿和姬鵬飛外長是一個層次,具體商討促進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也就是華沙會談多年來的問題。尼克鬆和周恩來之間的會談又是一個層次,這是兩國首腦的總會談。第三個層次是基辛格與中國副外長喬冠華起草公報的會談。這第三個層次的會談是最為艱難的會談。

而台灣問題又是第三個層次會談中最棘手的問題。盡管不少有爭議的問題的措詞大部分在10月份的會談中已經基本解決,而且公報的構思已經肯定了;但是,關於台灣問題的雙方措辭,分歧還是巨大的,針鋒相對的。分歧雖然很大,解決台灣問題的基調卻是兩方同意的,那就是把最終解決留待未來,而這種未來將由公報建立的關係以及公報談判的方式加以開拓。他們倆人的會談被當時的人們稱為“基喬會談”。

基喬會談的第一天,2月22日,倆人逐行審查公報現存草案,肯定已經達成協議的部分;然後,兩方各自闡述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第二天,主要由基辛格介紹美國準備在莫斯科最高級會談中達成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