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14)(3 / 3)

周恩來也注意到在對列兩方的不同觀點之後,方案中還列了好幾條雙方共同的立場,他說“博士,我們雖有巨大的分歧,也有一些共同的觀點,特別是關心霸權,都表示不謀求霸權,都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霸權的努力。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關於台灣問題的討論,一下子就使會談陷入了僵局。這是一個對雙方來說都屬於極端敏感的問題。雙方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周恩來一開始就擺明立場:“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的老問題了。華沙會談十五年也一直僵持在台灣問題上。我必須申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的政府;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美國軍隊必須撤出台灣。這三條立場,是不變的。”

基辛格也提高嗓門,亮明觀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不能在開始我們之間的新關係時背棄我們的老朋友。我們絕不能放棄對台灣的義務,我們決不會與台灣斷交。”

“什麼樣的複雜原因?什麼樣的義務?這真是天方夜譚。”周恩來也略為提高了聲調。

室內的談判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基辛格申辯地說:“如果我們背棄老朋友,不但別的朋友不信任我們,你們中國人也不會尊重我們。”

周恩來停頓了片刻調節情緒,又說:“台灣是中國領土。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這是你們曆屆政府都承認的。而現在,是哪國的軍隊占領著台灣?是你們美利堅合眾國。中國人有句俗話,‘解鈴還需係鈴人’。如果說有什麼複雜原因,那也是你們美國政府一手造成的。你們不但對這一現實沒有任何改變,而且還繼續從各方麵封鎖、孤立我們。”

基辛格又申辯說:“我今天坐在這裏,不就是說明我們在改變麼?”

周恩來越說越冷峻:“現在我還要重申:台灣問題,關係到一個國家的主權。在這一點上,不容置疑。”

談判陷入僵局。雙方都挺嚴肅地對望著。

周恩來稍作停頓來加強語氣:“博士先生,如果貴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堅持過去的立場,那麼,我們不得不對你們總統訪華的誠意表示懷疑。”

基辛格有點著急:“總理先生,我希望你們能了解我國的國情,因為這將牽扯到我們兩院以及兩黨的問題。我們將失去盟友。我們的總統希望在他第二任時徹底決定這個問題。”

周恩來語氣緩和下來:“我理解尼克鬆總統為此作出的努力,但請問,你們怕失去的是一些什麼樣的朋友?是一些腐朽的,即將垮台的‘老朋友’。你們認為照顧這些老朋友,勢必使自己陷入被動而脫不了身。這一點,你們總統不是在堪薩斯城的演說中已經提到了嗎?世界正在發生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總不能讓中國人民再受損害了吧?”

基辛格無言以對。隻好轉動著鉛筆。

周恩來這時豁達地說:“毛主席說,台灣問題可以拖一百年,是表明我們有耐心;毛主席的意思同時也包含了不能讓台灣問題妨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這些不都表明了我們的誠意麼?而你們的誠意又何在?”

基辛格終於說:“總理先生,會談的公報是必須有助於打開一條新的道路。總統也是這個意思。”

周恩來嚴肅地拿起美方修改的稿子文本晃了晃,說:“博士先生,你們在台灣問題上的觀點,甚至措詞,都是二十幾年來常用的。這就不如你所說,有助於打開一條新的道路。”

基辛格一聽說毛澤東講台灣事小,世界事大,講台灣問題可以拖一百年,使他更覺得這是有世紀眼光的巨人的話。他不得不佩服周恩來、佩服毛澤東。他手裏不停地轉動著鉛筆,用眼睛打量著周恩來。

25日這天,會談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台灣問題上,針鋒相對,各不相讓,這是討論公報文本中最困難的一個問題。基辛格還是強調:“美國不能拋棄老朋友。”

周恩來反駁說:“什麼老朋友?台灣問題不是朋友之間的問題,是美國軍隊進駐台灣而分裂我們國家的問題。朋友之間的道義問題不能代替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