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10)(2 / 3)

第一節 中美談談停停十五年周恩來基辛格費籌謀(5)

凡人放肆惹惱天神,基辛格裝病成真病

一架波音707飛機在太平洋上空飛行。

機艙裏擠滿了各種電子設備。一眼就看出,這不是客機,是一架軍用戰術指揮飛機。座椅並不舒服。基辛格帶的隨行人員有助手溫斯頓·洛德,年紀輕,筆頭快,博學多才;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中國問題專家約翰·霍爾德裏奇,職業外交官,會講中國話,曾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和東南亞其他地方工作過;亞洲問題專家理查德·斯邁澤,公認是國務院主要的日本問題專家;還有特工人員約翰·雷迪和加裏·麥克勞德。長得塊頭很大的霍爾布裏奇擠在機艙裏很不舒服,不滿地抱怨:“窩囊!怎麼坐這樣的一架破飛機。哪像代表美國去執行使命,倒像是去叢林裏空投間諜。”

斯邁譯嘟噥:“就是這架飛機,還是好不容易從戰術空軍司令部調來的。”

“國務院的家夥對我們就是看不順眼。”洛德也在慨歎,“總統要了兩架飛機去聖克利門蒂,這無可非議。阿格紐要一架飛機去非洲閑逛。萊爾德不早不晚也在這時要飛機去視察防務……”

基辛格幽默地插話:“這是上帝考驗我們,讓我們坐很不重要的飛機,去作很重要的旅行。”

在整個行程中,基辛格都與華盛頓保持著機密的電訊往來。為了迷惑人而保密,聯係都用化名,把基辛格叫“首長”,把中國人叫“主人”。

基辛格在巴基斯坦停留與轉飛北京的安排,都是通過中央情報局的保密電訊由駐巴大使法蘭跟葉海亞總統精心策劃的。為了使基辛格在巴基斯坦擺脫到處會遇到的高級官員禮節性的拜訪,需要葉海亞表麵上邀請基辛格到一個山間別墅進行秘密會談。這樣做,基辛格在巴基斯坦的停留時間就不得不定為72小時。而按照公布的行程表,基辛格在巴基斯坦隻停留48小時,大致相當於他在印度的停留時間。當時,東巴基斯坦正發生戰亂,大批孟加拉難民湧入印度。按國際慣例,在巴基斯坦比在印度多逗留一天就會被理解為偏袒巴基斯坦,從而引起新德裏,引起美國官方機構、新聞機構、尤其是國會的反應。那樣做葉海亞就得兩天不露麵,這就有從巴基斯坦方麵泄露機密的風險。

怎麼辦呢?

為了避免上述的種種麻煩,基辛格隻好自己想辦法,準備到達伊斯蘭堡後裝病稱肚痛;還需要裝得越痛越厲害。這樣,葉海亞總統就在晚宴上出麵邀請他到位於穆裏北邊群山中的納蒂亞加利總統別墅去休養。以此為借口,基辛格就能在巴基斯坦多停一天,而使他有兩天時間,可以實現秘密訪問北京的計劃。這樣做,也還有難題要解決。那就是,基辛格“病”了,怎麼能夠阻止大使館的醫生盡責趕來給他治病?又怎樣限製那些經過多年外交訓練的大使館人員不去看望基辛格而聽候指示呢?

精明強幹的法蘭大使還是想出了辦法。法蘭準備在基辛格到達之前,將他的幾個要員設法打發離開。法蘭把自己的計劃用密電彙報說:準備讓醫生出差,不在伊斯蘭堡。護士就不難對付了;讓副大使去歐洲休假,讓美國開發署長回國探親。讓那些敏感的人士盡可能都不在。事後,基辛格回憶道,“在長期卓越的外交史上,一位大使因總統的代表來訪而把他的全部要員趕出城去,居然引以為自豪,而且他還因為很有辦法而受到華盛頓表揚,這是破天荒第一次。”

基辛格乘那架軍用飛機兩天後到達西貢,同阮文紹總統和邦克大使晤談。在西貢,那些蜂群一樣的記者無不緊盯著基辛格的一舉一動。《紐約時報》頭版報道了他的活動,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每晚電視新聞”節日裏播送了他同該公司評論員沃爾特·克朗凱特的長篇談話。他力圖緩和將來秘密訪華消息公布之後即將造成的衝擊,在談到乒乓外交和美國放寬貿易限製的時候,闡釋了美國決定試圖接近中國,主要是出於強調全球均勢的需要。7月4日,他到達曼穀,那裏的記者不多,渲染也少;他對記者們微微一笑,一言不發;有關他的新聞沒有登上報紙的頭版。7月6日,他飛抵新德裏,機場外麵出現了反美示威,騷亂者扔了雞蛋、西紅柿,迫使基辛格從邊門溜出飛機場。《紐約時報》把這條消息登在第42頁上。每逢報界對他冷落,會使他悒鬱不安,而這次卻是正中下懷。他希望到了伊斯蘭堡不再為新聞界所注意。他在德裏會見了英迪拉·甘地總理、斯·辛格外長、拉姆國防部長。7月7日晚間,在新德裏賓館,洛德拿著幾份材料,興衝衝走進基辛格的臥房,喊著:“博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