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性;(二)必要性;(三)基本條件;(四)時機;(五)力量;(六)口號和綱領;(七)實施要點;(八)政策和策略;(九)保密和紀律。《紀要》把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誣蔑為“掛著社會主義招牌的封建王朝”,把“打倒當代的秦始皇——B-52”(B-52是他們對毛澤東主席的誣蔑性稱呼),“推翻掛著社會主義招牌的封建王朝,作為他們的口號和綱領,提出要在‘軍事上先發製人”,陰謀利用“上層集會一網打盡”或“利用特種手段”如轟炸、車禍、暗殺、綁架、城市遊擊小分隊等,發動反革命武裝政變,殺害毛主席,以“奪取全國政權”或製造“割據局麵”,建立林家王朝。《紀要》還十分陰險地提出了這樣的“政策和策略’:打著B-52旗號打擊B-52力量”。按照這個反革命計劃,林彪一夥立即行動起來了。
磨刀霍霍
《“571工程”紀要》出籠不到十天,3月31日深夜,上海嶽陽路招待所樓上的客廳裏,煙霧迷漫,瓜子殼和果皮丟得滿地。麵向陽台的沙發上,坐著林立果、王維國;背向陽台的沙發上,坐著3月中旬以“治病”為名從北京秘密來到上海的江騰蛟,當天下午由於新野專程從杭州接來的陳勵耘,以及以“搬家”為名前一天從南京趕來的南京部隊空軍原副司令員周建平。這些人為什麼坐到了一起?
原來,《“517工程”紀要》的“實施要點”中有這麼一條:“指揮班子江、王、陳”。這就是為落實這一條而召開的所謂“三國四方會議”。(“三國”指上海、浙江、南京,“四方”指上述三方負責人和北京的江騰蛟)。
會上,他們分析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形勢”,研究了“組織武裝力量”等問題,最後,林立果宣布:南京以周建平為頭,上海以王維國為頭,杭州以陳勵耘為頭,江騰蛟負責彙總。
會議一直開到4月1日淩晨4點多,他們又圍到了餐桌旁。這時,從餐廳裏不斷地傳出嘈雜的碰杯聲和祝酒聲:“在林副部長領導下,團結在一起,戰鬥在一起!”江騰蛟乘著酒興狂叫道:“我們都是屬羊,頭上長角的!”林立果掀開衣服,拍著腰間的手槍說:“我總是帶著它!”杯盤狼藉的酒宴桌上,殺氣騰騰。
“9·13”以後查獲的程洪珍(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原秘書,“聯合艦隊”成員)的日記上,對這次會議作了這樣的記載:
會談是成功的,達到預期效果。
團結的氣氛比較好,介(解)決了對當前東南形勢的看法、認識。
(1)主要矛盾在上海……
(2)加速我們的準備
(3)組織上明確了:三點,每點的頭是
上海——王
杭州——陳
南京——周
互相配合,江進行三點聯係,配合、協同作戰……
4月15日,中央召開的批陳整風彙報會開始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十分驚恐。當天下午,與林彪一起躲在北戴河的葉群打電話給吳法憲,要黃永勝、吳法憲每天通報一次情況。4月19日,林彪、葉群坐飛機回到北京。20日中午,葉群打電話對吳法憲說,因為有人在批陳整風彙報會上揭發了吳法憲在廬山的活動,林彪在外地呆不住了,為了穩住陣腳,回來“坐鎮”,必要時“說話”。
林彪回到北京後的第四天,4月23日晚,“聯合艦隊”的主要成員周宇馳、劉沛豐、於新野等開了一次反革命黑會。從於新野記載的這次黑會的記錄上可以看出,他們在會上討論了中央批陳整風彙報會的情況,研究了“根據鬥爭形勢,準備加快、提前”實行反革命政變的計劃。
反革命別動隊“聯合艦隊”,更加緊張地進行反革命武裝政變的準備。5月23日,按照林彪、葉群的旨意,周宇馳開始秘密進行駕駛直升飛機訓練。7月下旬,林立果、劉沛豐、於新野、李偉信一夥竄到廣東深圳、沙頭角進行反革命活動,在飛機上察看地形。林立果說:“萬一情況緊急,可以讓首長到香港指揮、遙控。”8月8日上午,程洪珍、王琢(空軍司令部管理局管理處原副處長兼汽車隊長、“聯合艦隊”成員)乘安-12飛機,將兩輛水陸兩用汽車運到北戴河,供林立果學習駕駛。
與此同時,他們四出進行反革命煽動,為進行反革命武裝政變製造輿論。6月7日,林立果向廣州民航管理局大隊以上幹部講話說:“那些龐然大物沒有什麼可怕。一開始氣勢洶洶,想一口把我們吃掉,公開點名唬我們。”“隻要我們的政策策略對了,隻要我們團結起來,沒有什麼可怕的。”6月中旬,劉世英向人交底說:“不僅空軍內部,而且外部和上麵對林副主席的態度、感情都有點問題,不僅有人反對林副主席,而且要警惕和防止有人搶班奪權。”“現在的問題是保衛林副主席的問題,爭奪接班人的問題。”7月14日,林立果在廣州對人說:當前路線鬥爭尖銳複雜;9月份,中央召開九屆三中全會,10月召開四屆人大,可能出現權力重新分配。要去鬥爭,要搞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