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陶鑄“喬遷”中南海!兩軍對壘懷仁堂(14)(3 / 3)

“大字報呢?我看看。”陶鑄心存疑慮。

曾誌隨著形勢的變化,已經越來越發揮起“內助”的作用。

她不屑地一擺手:“聽胡說的是傻子,看荒唐的是呆子。不傻不呆看它幹什麼?”

“總得知道批些什麼嗎?”

“批《鬆樹的風格》,批你的《革命的堅定性》。”

曾誌將一根紅辣椒夾給陶鑄。

陶鑄夾起辣椒又放下,到底不放心:“怎麼批?”

曾誌淡淡一笑,說:“你不是說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定要像岩石一般堅定嗎?”她回憶著背誦:“當狂風暴雨之夜,風想把它們徹底掀翻,雨想把它們打進沙灘,浪濤想把它們卷入大海,但是它們屹然不動。當風雨過後,當浪濤退後,它們仍舊矗立在大海邊,指向青天,麵對大海……”曾誌一眨眼,望著陶鑄,“是不是呀?”

“怎麼了?”陶鑄聽不出名堂。

“麵對大海,就是麵向台灣;指向青天,就是指向國民黨的青天白日。你是寫文章向往蔣介石呢!”

有人說精神病與非精神病是沒有明確界線的,這話不無道理。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奇怪的思維方式令正常人瞠目結舌,卻偏有人以病態的執著在那裏支持,並為另一種非病態而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一旦社會也有了病態,這種現象便尤其多見。

以陶鑄的性情本該撲哧笑得噴飯,這次卻皺起眉頭笑不出口,他不無憂傷地搖搖頭歎息:

“唉,造反派是不是把精神病院全砸爛了?”

這一來,他的妻子和女兒頓時粲然,笑聲轟起。

陶鑄夾起那根辣椒塞到嘴裏大嚼,一邊繼續搖頭:“不看了,不看了!”

曾誌心細,沉吟一下,說:

“問題不在大字報的內容,而在它是指名道姓批你的兩本書。我看,你還是找出兩本來,我送主席去看,讓主席說一句話。”

陶鑄望著他的妻子,片刻,緩緩地點了一點頭。

兩天後,陶鑄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徑直走向沙發坐下休息。

他心情鬱鬱、若有所思。

曾誌將一杯熱茶放到他麵前。

陶鑄能夠感覺妻子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閃動,他不朝妻子望,淡漠的目光凝視著腳下的某一點。

“你準備什麼時候下去?”妻子小聲問。

陶鑄仍然無語。

毛澤東下來指示,要陶鑄和譚震林去中南及華東地區視察。

無論當時還是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指示,都毫無疑問是毛主席對陶鑄作出的一個保護性措施。

陶鑄與中央文革的對立和矛盾不斷加劇,毛澤東心裏有數。陶鑄的“保皇”態度,毛澤東也清楚。因為他是兩條線——中央文革和國務院——的彙報都聽。

毛澤東肯定是不想陶鑄倒。這決不隻是由於曆史上的淵源(曆史上淵源很深的也打倒了不少),而是他需要陶鑄這樣一個人。中央文革是放火的,沒有那些人“文革”就不能如火如荼;倘若光是他們,也不行。這場火就將燒毀一切,包括毛澤東前半生所創建的全部偉業。周恩來可以控製這場火,陶鑄是協助周恩來工作的,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對於廣大幹部也是這樣,毛澤東認為不燒不行,全燒死了也不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支持紅衛兵是為了燒這些幹部,但是紅衛兵若想將這些老幹部根本地取而代之,毛澤東絕不會答應。

按照毛澤東的“戰略部署”,運動現在需要的是加火加溫,陶鑄在與中央文革的對立中自然處於不利的地位。他又性烈如火,容易衝動,容易被人揪辮子,要想不倒,隻好先放下去避一避,暫時離開風口浪尖。

陶鑄卻不這樣想,他認為這場火已經成災,他不能“見火不救”。他從來不是一個躲避矛盾的人;恰恰相反,他是越頂上牛越要爭個輸贏。

何況,他所主管的部門都是“文革”中首當其衝的受災部門,打倒幹部最多,“難民”隊伍最大,遺留問題也最多。

“走得了嗎?這一大攤子。”陶鑄將手攤開,終於回答了妻子。他歎口氣,雙眉緊鎖:“總理那麼忙,再都甩給他?那麼多幹部都倒了,沒頭案子一堆,至少也得有個安排和交待呀。”

曾誌不再言聲,丈夫說得有理。

可是,誰知道明天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她憂思重重地去安排晚飯。

“你要被動被動再被動”

葉群從外邊回來,便匆匆朝林彪房間裏鑽。

林彪在房間裏踱步。大凡中國的領導人物,都有這種踱步思考的習慣。

“101.”葉群總是這樣稱呼林彪,“他們要動陶鑄了。”

林彪停步,望一眼葉群,是毫無反應的平淡表情,什麼也不說便繼續踱他的步。

葉群早已習慣林彪毫無表情的麵孔,即便現在房間裏爆炸了一顆炸彈,那張臉大約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葉群的臉卻像一切喜歡大驚小怪的女人一樣,永遠變個不停:“11號樓說,陶鑄鎮壓她,是最大的保皇派。”

江青住在釣魚台11號樓,葉群常稱她11號樓。

林彪一聲不響地踱步。8月18日接見紅衛兵,他已經講過話,“走資派”和“保皇派”是聯在一起要打倒的。

葉群眼睛追著林彪運動,嘴裏一刻不停:“15號樓講,他又保了王任重。主席叫政治局和中央文革開個聯席會,給王任重提提意見。中央文革準備在會上動陶鑄。已經研究過,在16號樓開了會,要最後看陶鑄的態度……”葉群停了片刻,想起什麼地抽口氣,又補充:“8號樓還找陶鑄做了最後一次路線交底,告誡他不要當阻力。”

15號樓住著陳伯達,16號樓是中央文革住地,8號樓是康生住地。

對於葉群朝釣魚台跑,林彪是發過脾氣的。爭吵之後,又默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