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陶鑄“喬遷”中南海!兩軍對壘懷仁堂(12)(3 / 3)

江青可不像陶鑄,笑得一臉燦然,好像什麼事也不曾發生過,好像不愉快早已忘掉,以致於陶鑄生出疑惑:莫非反倒是自己氣量太小,心胸狹窄了?他不大自然地也朝江青笑笑,並點頭。

就在這刹那,江青尖細的聲音響起來:

“喂,陶鑄,你現在很精神麼?”

陶鑄站在那裏一時不明白所以然。但他的心已經開始抽縮,江青的聲音有些來勢不妙,她的眼睛在陶鑄身上瞟來瞟去,對著王力、戚本禹們努嘴巴,叫你渾身不自在。

“我說,你又不是解放軍,你有什麼資格穿軍裝?”江青像演員一樣作出譏笑的表情:“啊,你穿的哪門子軍裝?”

陶鑄沉下臉,陰沉沉道:“我怎麼不是?我是廣州軍區第一政委!為什麼沒資格穿?”他的目光在沙發上坐著的文革小組成員身上銳利地一掃:“你們也穿軍裝,你們又是什麼解放軍?”

姚文元紅了臉,尖刻地說:“解放軍是毛主席締造的,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一邊才有資格穿軍裝。”

陶鑄鼻子裏哼一聲,立刻回敬道:“我參加南昌起義,跟毛主席幹革命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裏當‘人之初’呢!”

這話回答得太精彩,姚文元一時語塞,他後悔自己怎麼忘記了陶鑄也是能武更能文。“平穀縣的‘大民主試點’調查報告,我已經批過,‘此材料很好’。你為什麼扣壓下來?”江青開始質問。

“《十六條》明文規定農村和城市中的企業不搞四大,不進行串聯。違背《十六條》的東西怎麼可以拿出去抗議?”

“革命就是要不斷打破各種條條框框!”

“毛主席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十六條》是在總理主持下搞的關於文化大革命的政策性文件,你們想不要政策?”陶鑄嚴肅地說出心裏話:“如果生產被破壞了,再搞成糧庫裏粒米不存,文化革命還怎麼搞?”

“壓製群眾,不讓群眾革命的是你,大搞經濟主義的也是你!”江青激烈地嚷道:“你的目的就是一個,把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

陶鑄明白江青所指內容,正色道:“你們動員中學教員和各地文藝戲劇人員來京上訪告狀,中央三令五申通知他們不要來,可你們說是革命行動,他們還是大批大批地來,一來就向我要吃要住要生活費。我是做具體工作的,我管不管?不管是壓製群眾,管了你們又反過來指責我搞經濟主義。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無論什麼人,無論過去有多大的功績,如果堅持錯誤路線,他們同黨同人民的矛盾性質就會起變化!”陳伯達撇開具體問題,用似乎威脅的語氣警告:“非對抗性矛盾可以變成對抗性矛盾,那時他們就會滑到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去!”

陶鑄冷冷投去一瞥,從鼻孔裏哼一聲:“還有毛主席健在呢!”

陶鑄明白,這些人說到底是讓他站在中央文革一邊,站過去就什麼麻煩事情都沒了。但他恰恰無法站過去。信念這個東西是無法勉強的。一般人勉強不得,高壓之下也隻能是口服心不服。像陶鑄這樣奮鬥大半生的人,就連“口服”也是難勉強的。

陶鑄也有一份自信。他每隔三四天,總要陪周恩來總理一道去向毛澤東作一次情況彙報。他並不知道毛澤東聽取彙報還有中央文革另一條線,他隻相信自己講的話毛澤東都聽進去了,他認為自己是深得毛澤東的信任和保護,並不將中央文革那幫人放在眼裏。

當然,他也不能和那幫人徹底鬧翻,任何稍懂政治的人都不難意識到這一點。那幫人總是冷嘲熱諷,找碴子,出難題,給他穿小鞋,陶鑄不得不使用最大的忍耐力,日子過得窩心、憋氣、艱難。

10月18日,他跟隨毛澤東第五次接見紅衛兵大軍,接見時照例要和絕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穿上軍裝。接見之後,某一天又去參加中央文革碰頭會,為減少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他特意脫下軍裝,換上便服。

可是,當他著便服走入河北廳時,遇到的又是難以忍受的場麵。

中央文革那幫人故意上下打量陶鑄,而且是斜著眼,交頭接耳,而且那目光在你身上稍觸即離,頻觸頻離還伴以吃吃竊笑。叫你莫測深淺,叫你感覺孤立,叫你知道背後是人議論的中心,叫你渾身爬了虱子一樣地難受。

這是精神折磨的惡劣手段。

這是那種心態陰險的小人所常喜歡玩弄的低俗下流的把戲。

可是這一套把戲現在搬入了人民大會堂,搬上了嚴肅的政治舞台,並且毫不猶豫地用到了陶鑄身上。

“哎呀,陶鑄怎麼不當解放軍了?”

“喂,陶鑄,你什麼時候又成老百姓了?”

評頭品足的奚落便這樣開始了。這就是中央文革碰頭會上的開場白。這一點恐怕那些響當當的“造反派”也是沒想到的。

一年後,陶鑄向他的妻子曾誌傾訴:“唉,誰個會相信我陶鑄能受到如此的淩辱!那時我不得不顧全大局,若是過去,說什麼也容不得他們如此猖狂!”

陶鑄說的“過去”,當然是“文革”以前。那時若遭到這種情況,以他的烈性子,為維護尊嚴是不惜動拳頭的。

現在,陶鑄不但要忍受,而且還得聽質問:“你為什麼鎮壓中組部群眾的革命行動?”“林彪同誌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點了劉、鄧的名,這次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錯誤路線主要是劉、鄧發起的。你為什麼壓製群眾,不許他們喊口號,不許他們貼劉、鄧的大字報?”

1966年10月9日,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主要是為了排除“文化大革命”的“阻力”。會議已經開了十多天,至今尚未結束。

毛澤東在會議講話中指出,運動來得猛,有抵觸,是可以理解的。他主張“亂它幾個月”,“大字報要上街”,“工農兵不要幹涉學生的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