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陸定一忽憶“六月雪”!劉少奇沉冤昭千古(2)(3 / 3)

1957年,有人借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出了“大鳴大放”的口號。毛澤東就“大鳴大放”的口號,再加上“大字報、大辯論”,形成“四大”,成為反擊右派的一種鬥爭形式。“雙百方針”本是黨領導科學和藝術的方針,但以後就逐步混淆為政治鬥爭的方針。反右以後,“雙百方針”作為藝術和科學的方針,實際上停止執行了,被賦予新的含義:百家爭鳴實際上是兩家,資產階級一家,無產階級一家。

五個小組的《二月提綱》依照的原則是“雙百方針”,試圖維護學術討論的自由,但卻遭到了嚴厲指責。

對批評,陸定一心裏仍然很坦然。在黨內某些問題上,甚至在某些重大問題上存在分歧,這是正常現象,可以允許存在,誰是誰非,可以在實踐中檢驗和解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內生活的正常現象嘛。

在采石磯,陸定一仍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傳說中李白去世的地方。據說李白這位詩仙喝醉了酒,跳到水裏撈月亮,淹死在這裏,人們便造了三層樓台供奉他。到了三樓,他看到果然有一個泥塑的李白躺在那裏,那形態不知是爛醉如泥還是在苦思冥想。

陸定一見狀,笑著搖了搖頭:李白真是狼狽呀,被庸俗化了!

他風趣地對陪同參觀的中共安徽省委宣會部部長李凡夫說:“你與李白一樣的姓,都姓李,但他是仙人,你卻是‘凡夫’。”

他的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他又來到了黃山腳下,下榻在溫泉賓館。他準備登黃山呢!

時值4月,黃山卻總是雲霧迷漫,好大的霧嗬!那霧上連雲天,下遮山腳,把座黃山纏裹得嚴嚴實實,難露端倪。那霧的世界並不平靜,總是翻翻騰騰、擠擠擁擁,似萬千大軍在混戰中攪起的塵埃,卷過來、湧過去……

大霧有時還會漫下山來,在刹那間向四麵八方迅疾擴散,遮天蔽日,整個世界都仿佛被淹沒在昏暗的霧海之中……

這詭秘莫測的霧呀!

人們告訴陸定一,這樣的霧天,即使上了黃山,也什麼都看不見,要等一個月大霧才會散去。

看不見就不看吧,還有比黃山更令人感興趣的地方。等不得霧散,陸定一來到了當時動工不久的氵卑史杭水利工程。該工程計劃用水庫接住大別山的水,然後開渠引灌,可使12萬畝土地得到灌溉。他放眼這宏偉的藍圖,胸中轟鳴著一首激昂的建設交響曲。

就在這期間,4月30日,中組部副部長張子意和楊奇清突然從北京來到安徽,他們是由中央委派來找陸定一的,告知他:他的夫人嚴慰冰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並於4月28日遭逮捕。

嚴慰冰要出事,這是在他預料之中的,但沒想到竟會是遭到如此嚴重的處分和打擊。他的心倏然感到沉重。

張子意和楊奇清還傳達中央意見,要他遵守五件事,其中有:不要將此事泄漏;不要與嚴家的人(嚴慰冰的母親和妹妹等)來往;在外地滯留得久些,不要立即回京。

既然是中央的意見,陸定一表示照辦。

正式談話後,張子意同他個別談話,建議他寫信向中央表示態度。他同意這一意見,寫了信給中央,表示擁護中央的措施和遵守五條。

但就在張、楊二人走後沒幾天,5月6日,陸定一又接到了汪東興從北京打來的電話。電話通知他立即回京參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並問他是坐飛機還是火車。

他在電話中回答:“如果事情很急,就派飛機來;如果不是那麼急,我就坐火車。”汪東興沒有透露會議內容和其他情況,隻是定下派飛機接他回京。

起初要他在外地多滯留些時候,這會兒又火急火燎地催他回京,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情況呢?

霧……黃山的霧未散,他的心裏又升起一團疑霧。

哦,黃山的霧,春天的霧,莫非你在向人們預示: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將會有一場突變的風雲?

“502”專案

嚴慰冰為什麼會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而遭逮捕呢?

這裏,先從陸定一此次南行的原委談起。

1966年2月上旬的一天,彭真約陸定一去他家裏一趟,平時,他是不太串門的,這次他應約去了。上午10時左右,他來到彭真家中。彭真從保險櫃中拿出一疊材料交給他,並告訴他:這是由公安部轉來的一批匿名信的照片。

彭真接著說:公安部經過長期調查,搜集了許多人的筆跡,作了核對,確認這些匿名信是嚴慰冰所寫。這些自1961年以來寫的幾十封匿名信中,百分之九十是寫給葉群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