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急於求成反冒進!仗義執言受冤屈(21)(3 / 3)

他說話的時候,故意顯得很平靜,可聲調卻越來越低。

他們很清楚,首長舍不下他們,他們也舍不下首長啊!特別是在這種時候,他身邊親人很少,夫人浦安修在師範大學工作,隻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才回來;大侄女彭梅魁在醫院工作已有個孩子,隻有逢年過節或一月半月地才來一趟。無形中,景希珍、綦魁英、趙鳳池三人便成了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在他們麵前,他雖是威嚴的首長,卻又像慈祥的父輩。在這種時候,他們怎麼能為了自己的前程而舍下這位蒙受災難的花甲老人呢?在他們的心目中,他還是以前的彭德懷!還是深受民眾敬仰和愛戴的元帥!還是對他們關懷備致的首長!

要說有想法,他們隻有一個:老總在部隊的職務已全部罷免,已不再是部隊的人了,他們留下來,勢必也要脫軍裝,心裏實在舍不得解放軍這個大家庭。

彭德懷似乎看透了他們的心事,問道:“你們有什麼要求,盡管開口,我辦不到,還可以向中央反映嘛!”

景希珍喃喃地說:“彭總,我們……我們舍不得這身軍裝……”

這話觸動了彭德懷的心:軍人,這個字眼在人們的心裏是多麼威嚴而崇高!當年自己正是懷著尚武之心參加湘軍的。自立下“石穿”之誌,就是要把槍杆子從敵人手中奪回來,為窮苦人打天下!戎馬生涯幾十載,南征北戰大半生。如今,人民軍隊已成為保衛人民江山的鐵壁銅牆,作為它的每一分子,怎麼能不萬分珍惜自己的榮譽呢?

他理解他們,就像理解自己一樣。

他什麼也沒說,抓起電話要通了中央辦公廳,他把保留他們軍籍的請求告訴了楊尚昆。第二天,軍委辦公廳將景希珍、綦魁英、趙鳳池三人叫了去,很明確地向他們傳達了軍委的意見:他們的工作性質不變,隸屬關係不變,仍歸軍委辦公廳管,享受軍人的待遇。

三人回來見了彭德懷,都激動得痛哭流涕。

“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還是擰在一起了。好,我們現在就行動吧!”彭德懷欣然下了令。他和景希珍一起負責收拾家中的東西,綦魁英負責收拾辦公室遺留的文件和資料,趙鳳池負責搬運。

景希珍把彭德懷的元帥服從衣拒裏取出來,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啊,元帥!這是多少英雄豪傑,誌士仁人畢生為之奮鬥為之攀援為之獻身的最輝煌的寶塔之巔啊!可它卻撿不來要不來爭不來換不來。它的無與倫比的價值,在於它是文韜武略、大智大勇、大仁大義的結晶,而與無德無才的平庸之輩,鼠肚雞腸的肖小之輩、狗苟蠅營的奸邪之徒根本絕緣。

“景參謀,怎麼愣在那兒?快收拾嘛!”彭德懷哪裏曉得他的部下在為“元帥”感慨不已啊!

景希珍把他的元帥服、常服以及所有的布、呢軍裝,佩戴的軍銜、勳章和所有與軍隊有關的東西全部整理好,擺滿了幾桌麵。

“怎麼,要搞展覽哪?”彭德懷扭頭一看,嚷道。

“這些東西開個博物館綽綽有餘!”景希珍一本正經地說。

“你想得多美喲。”彭德懷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但馬上消失了,“哎!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凡是當老百姓用不著的東西我都不要了,統統上交!”

盡管景希珍要多不忍心有多不忍心,要多不情願有多不情願,要多舍不得有多不舍得,但也隻好在彭德懷的監督和強迫下,把東西一件一件裝入箱子。什麼照相機、狐皮大衣、長筒皮靴、名人字畫,還有金日成和其他國家首腦贈送的珍貴禮品,中國的、外國的,過去的、現在的,一件一件統統不留,統統上交!

當景希珍把那枝彭德懷十分心愛的獵槍取出來時,彭德懷接過來,思忖了好大一會兒,說:“早就答應給胡子(指賀龍),怕現在給他也不合適了,哎,上交吧!”他連看也不看,把槍遞給了景希珍。

“現在不合適,等以後再給嘛。”景希珍用乞求的目光看著彭德懷。

“不,用不著了,上交!”他堅決地揮揮手。

景希珍無奈,將槍裝入箱內。

當景希珍和趙鳳池把裝滿一車的物品送交管理科後又返回來,隻見彭德懷正在翻騰他們偷偷給他留下的幾箱東西。他把幾件好衣服拽了出來,把一些作為布置新居的裝飾品也都翻了出來,僅留下他認為最需要最寶貴的一大堆書籍。

他親自看著景希珍把東西裝上車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