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國進口了幾台吉斯牌臥車,按當時的規定,分配給彭德懷一台,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後都非常高興,特別是司機和警衛人員,都非常願意將現用的吉姆車換一下。當向彭德懷報告這一情況時,他說什麼也不同意換。有一天晚飯後,彭德懷在院中和工作人員一起說笑,秘書見他興致很好,就順便提起換車的事:“彭總,中央辦公廳通知,你的車要換一下。”彭德懷說:“現在用的車不是很好嗎,換什麼!”秘書說:“吉斯車比較寬敞,坐起來也比較穩,舒適些。”彭德懷很嚴肅地說:“配車是工作需要,不是為坐著圖舒服,不換!”
以後,工作人員利用車輛檢查保養的機會,暫時把車換過來,讓彭德懷坐坐試一試,過了幾天,彭德懷就問了:“怎麼那車還沒有檢查保養好?”他又一次嚴肅地說:“這個車我不需要,誰需要就給誰去用。我還是用原來那輛車,催他們快些檢修。”過了幾天,工作人員隻好將原車又換了回來,彭德懷很高興。
說來事情也巧,剛把舊車換回來,就碰上了到機場送客人的任務,警衛部門還沒有來得及通知交通部門,彭德懷的車就出發了。到了一個路口,因交通警隻認吉斯車,不識吉姆車,所以沒有及時放行,壓了車,幾乎誤了時間,借此機會,工作人員又向彭德懷提出換車的事,向他說明換車是辦公廳的規定,是按工作需要配備的,彭德懷這才勉強地接受了。
1959年廬山會議後,他認為工作上不再需要,又將這輛車交了回去。
有一年彭德懷到中南去視察。一天,他應邀來到當時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同誌家裏,彭德懷一進門,陶鑄的夫人曾誌忙著沏茶倒水,又趁彭德懷和陶鑄談笑之際,到廚房忙著準備飯菜。彭德懷和陶鑄談起來沒個完,不知不覺到了吃飯時間,曾誌進來請求說:“彭總,今天我下廚做了幾個家常菜,就請吃了飯再走吧!”彭德懷不好說什麼,隻好答應下來。
這天的飯菜是極普通的,在不多的幾樣菜肴中,有一盤甜薑,彭德懷吃了第一口,感到很合口;吃了第二口,說這菜不錯;接著,又吃了一口。彭德懷對這盤甜薑很感興趣,說這種薑做得好,有味道,吃上一點,可以幫助開胃口,增加食欲。這頓飯彭德懷吃得很滿意。
其實,甜薑在廣州幾乎家家都有,戶戶會做,是極普通的小菜,彭德懷吃的就是曾誌自己泡製的,他們也很愛吃,家裏泡了好多壇呢!他們看到彭德懷愛吃,想送一壇給他。為了這件事,他們夫妻之間還有過一番爭論呢!事情是這樣的:曾誌提議給彭德懷送去一壇,陶鑄不同意,說:“要送你去送,反正我不送,彭總的脾氣你知道,他從來不接受別人送的東西,當心薑送不成,倒把你‘將’在那裏。彭總不吃,你兜著回來!”曾誌不服氣地說:“送一壇自己做的甜薑,塊把錢就能買幾斤,這算什麼呀,你不送我送!”
在彭德懷離開廣州之前,陶鑄和曾誌帶上一壇薑,到住地去看望彭德懷。他們談了一會話,告別時,曾誌提過來那壇薑,對彭德懷說:
“彭總,給你帶來了一點好吃的東西!”
彭德懷問:“是什麼呀?”
“一壇甜薑!”
彭德懷聽後,馬上認真起來,說:“我不要,留著你們自己吃吧,謝謝你們!”
陶鑄看了曾誌一眼,意思是說“你看怎麼樣”,見她下不了台,隻好自己上前去解圍:“彭總,薑是老曾自己泡的,家裏還有好多呢,這不是什麼稀罕東西。”彭德懷看推卸不掉,說:“那就給錢吧!”陶鑄和曾誌互相望望,說不能收這個錢。彭德懷不依,說:
“薑是你們花錢買來的,你們花錢買,我也應該花錢買。”
陶鑄聽了,故意把麵孔一板,說:“你也不是買薑的,我也不是賣薑的,你買我不賣!”
說罷,三人哈哈大笑起來,彭德懷用手指指陶鑄說:“你呀,主意就是多……”